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燮为清初著名诗学家,其《原诗》是中国最具系统性、理论性和总结性的古典诗学理论著作之一。历来对叶燮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诗学理论,其诗文创作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在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知人论世、纵横比较、文学理论联系创作实践的研究方法,探讨叶燮诗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地位和影响。论文绪论部分对叶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本文进行叶燮诗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法。论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概述叶燮的生平、交游与著述。深入挖掘晚明吴江分湖叶氏文学世家对叶燮的影响,重点分析叶燮在清初仕宦、隐居与交游的情况,勾勒叶燮的人生经历,把握叶燮的创作心理。第二章,论述叶燮的文学理论,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叶燮以“变”为核心的诗学理论;第二部分,分析其重视经世致用的文论;第三部分,揭示叶燮对词、曲和小说的态度。第三章,论述叶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致可概括为四类:一、关心民瘼,愤世嫉俗;二、隐逸山野,禅悟人生;三、酬赠唱和,怀友送别;四、凭吊羁旅,山水纪胜。其诗歌艺术特色有四点:一、以杜、韩、苏为宗,主变尚新;二、风格多样,品格中正;三、妙入释道,富有哲理和思辨色彩;四、精于锤炼,造语生新。第四章,论述叶燮各体散文的认识价值和艺术特征。叶燮的散文十分重视经世致用,根据其散文的认识价值,大致可分为五类:一、史识超群、立论正大的史论文;二、批判时弊、遗世独立的砭世说;三、思考人生、富有哲理的杂记文;四、表彰节义、树立范型的碑传文;五、阐释诗文之道的序跋和题辞。其散文艺术特征有四点:一、载道致用,缘情绘事,妙入至理;二、立自我之言;三、行文有法,逻辑性强;四、语言平易精准,文风简括质朴、严谨畅达。结语部分简述叶燮诗文创作的得失,以及叶燮诗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