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中传承文化与底蕴的载体,承载了各类学科的知识,是高校师生聚集的场所。随着读者需求的改变,高校图书馆由闭架转变为开架管理模式,并向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的趋势发展,当今的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传统单一的图书馆变为多功能复合化,以适应当代读者对学习和交往等功能的需求。但由此导致高校图书馆内人流量增大,并且由于高校图书馆内存在大量书籍等火灾荷载,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疏散设计研究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安全疏散的研究较少,其中更多研究的是特定单体的疏散安全性,对高校图书馆系统性的安全疏散设计指导有所欠缺。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其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对疏散产生的具体影响。首先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功能空间、布局模式以及流线进行解析,研究火灾发生时人的行为心理,研究建筑火灾燃烧机理和发展过程,选取仿真平台,为接下来量化研究高校图书馆安全疏散准备基础条件。然后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规模、空间特征等进行实地结合网络的方式进行调研,归纳总结出最能够反映目前广泛应用并具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基本特征,选取拥有此类特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作为基础模型,并对基础模型进行建筑与人员上的实地调研,建立真实的建筑模型和人物模型。之后对基础模型的火灾情况进行模拟,根据火灾危险性设定了三种典型的火灾场景,并通过Smart Fire软件进行火灾模拟,得出基础模型的火灾数据和烟气扩散状况。最后,将火灾数据导入人员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 Exodus,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量化研究影响高校图书馆人员疏散的安全出口因素、疏散通道因素、中庭内疏散楼梯因素以及阅览室布局因素对高校图书馆疏散造成的影响,通过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提出高校图书馆安全疏散的优化设计策略。本研究旨在保障高校图书馆中人员的安全,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防火安全疏散设计有一定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由于软件精度问题,各因素在更小尺度内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家发展战略上的倾斜,使得中国小城市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许多依托老城而建的小城市则不可避免的面对城市大规模建设与老街区保护更新的尖锐矛
该研究通过探讨商住楼商业裙楼的产生、发展的背景,并总结建设实践经验来找出适合国情和地域性的商住楼商业裙楼发展模式.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
该文研究的目标是从住宅层数入手,探索中国城市住宅在当前国情背景下及未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该文从住宅层数发展状况分析、理论论证、策略研究与实践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首
该文通过对居住空间人工地面绿化规划设计和营造管理技术的综合研究,总结和反思不断发展的居住空间人工地面环境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结
近几十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中村”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其存在不仅给城市建设和管理
本论文从互动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与室外空间环境的关系展开论述。首先在回顾东西方发展历程中呈现的不同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基础上,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环境发展
学位
1997年《京都议定书》以来,围绕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的城市规划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全球环境与城市政策、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议、城市建设方针的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事
学位
该文简要总结了西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的布局在解决单中心城市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上的优势,指出这种模式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组团式多
将旧工业建筑再生成为高校的教学建筑是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也是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体现。这种改造不但能为高校节约资金,还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教学建筑的空间功能要求,但
传统是引发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在传统的启发下,将传统风格中的某一因素或几种因素剖析、取舍后进行的有根据的再创造,往往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能找到传统风格的影子,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