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及政策影响:以智库为重点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论述美国知识界对于中国崛起问题的认知及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经济发展、军事现代化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政治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美国知识界对中国崛起问题认知分为两大主流,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认为美国需要采取措施控制中国的崛起;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认为美国应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承担更多责任。其次,本文选择美国最具政策影响力的四所智库进行个案分析,对其研究报告和学者研究材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从共同认知的影响力和“旋转门”角度分析美国知识界的认知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认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主要是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美国认定中国崛起将对美国和亚太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并积极关注中国崛起的各方面,特别是经济、军事,以及台湾问题的发展走向。美国知识界主流观点认为,美国应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采取接触而非遏制的政策应对中国崛起。
其他文献
从1979年中国颁布第一份外商商业法律起,很多外国商人及实体纷纷开始以直接投资、发牌和贸易的方式和中国商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对商业协议的解释和执行发生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发展在哲学上深受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影响,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当事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判断是否愿意借助公权力实现自己的债权。为了迫使被执行
电能质量信号在采集的过程中通常会被噪声污染,而暂态扰动检测的主要挑战就是噪声干扰。传统的扰动检测算法要么只适用于稳态扰动的分析,要么运算量太大,要么易受噪声影响致
期刊
家,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展现最为丰富的舞台.rn或许是因为30年间演绎了太多的角色,而每个过程都相当于一段偏离自己生活轨道的心路历程.作为演员,需要虚拟角色真实,在某种程度上
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破坏地基岩(土)层的平衡条件和地下水动力条件,从而诱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该文分析了人工挖孔桩、钻(冲)孔桩等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施
大连日报常年坚持为当地省部属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岗位。在十多年的“带实习生”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成熟度大幅提高,但
河北平原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至今 ,出现大量地裂缝 ,使建筑物和道路交通遭受破坏 ,人民生活受到干扰 ,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直接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建国之初,中国就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对外援助,并且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援助体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对非援助规模的不断提高,“中国援助”在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和学术研究热点的同
行政调查是我国学术界新兴的研究领域。我国当前行政调查的法治化程度并不高,行政调查的运作也基本上游走于法律之外,因此实现行政调查的法治化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意义。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