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的实证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的实证分析"为题,先概述了对人力进行投资从而积累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发展状况及实际意义,进而精要描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两个经典理论模型.在叙述人力资本积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将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形式放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上,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该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主要结论: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而且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影响深远.由此,该文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主要思路在于,重点抓作为农村最主要的人力资本积累形式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要消除农村地区对女童的教育歧视问题.该文结构如下.引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从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的重要指导意义出发,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缓慢、农村收入增长迟缓、农民贫困问题,主张要通过加强作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主要形式的基础教育来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第一章着重阐述过去两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尤其是近50年来该理论的演变及其在经济生活中宏、微观领域的应用.第二章探讨人力资本理论与学校正规教育相关的两个经典模型.其一是Lucas(1988)关于人力资本投资(以学校教育投资为代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经典模型,该模型使得人们重新认识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其二是Mincer(1974)的教育收益率模型,该模型是对人力投资的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石.但由于该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苛刻,长期以来己渐为人们所遗忘.该文在对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中采用了该模型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在上述两模型的基础上,第三章揭示中国农村地区不容忽视的基础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农村地区初中教育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率递减.这也与传统的经验分析一致.第四章得出作者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一种机载PD雷达的速度跟踪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和研究了某机载PD(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受到速度欺骗干扰时的工作情况.仿真结果表明,PD雷达在
有线数字电视进入后平移时代,运营商在运营和维护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用户终端机顶盒节目排序和节目音量控制是运营维护中碰到的最常见的两个问题,本文以实际工作为基
中国的区域经济存在差距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地区间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例、居民收入、投资结构、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总体特征,分析了造
H.264视频压缩技术是压缩比很高的技术,且在同等压缩比下有较高的质量,H.264解码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显示控制系统在H.264解码器中是一个关键单元,本文讨论在H.264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