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电生理机制

来源 :郑凯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360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转换范式测量个体的认知灵活性,结合行为学测量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探究抑郁症患者认知灵活性是否受损及其相关的电生理机制。方法: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相互匹配的67名抑郁症患者与68名健康对照被试参与了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状态焦虑量表(SA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等心理测验评估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颜色连线测验和颜色词Stroop任务评估被试的反应抑制和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功能特征;采用非情绪性及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考察被试的认知灵活性,同步采集被试完成任务转换范式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提取ERPs中早期N1、P2、N2与晚期P3、PSP的波幅与潜伏期,计算任务转换过程中的微状态指标。采用χ~2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在人口学和心理测验及微状态指标上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行为学与ERPs成分上的差异。结果:(1)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在CES-D、SAI、CERQ-M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症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在颜色连线测验中,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连线测验1和连线测验2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在颜色词Stroop测验中,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字”条件、“颜色”条件和“干扰”条件读取项目个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3)行为学分析显示,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组完成非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的反应时显著更长(p<0.01),错误率显著更高(p<0.001);抑郁症组完成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的反应时与健康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16),但错误率显著更高(p<0.05)。(4)ERPs时域分析显示,在非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中,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组的N1波幅边缘显著更大(p=0.052),P2波幅、P3波幅及PSP波幅均显著更大(p均<0.05),N1潜伏期、P2与P3潜伏期均显著更长(p均<0.05),Pd2潜伏期边缘显著更短(p=0.063)。N1潜伏期、P2潜伏期的任务主效应显著:转换任务的N1潜伏期显著长于重复任务的N1潜伏期(p<0.05),转换任务的P2潜伏期显著长于重复任务的P2潜伏期(p<0.05)。(5)ERPs时域分析显示,在情绪性任务转换范式中,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组的PSP波幅显著更大(p<0.05),抑郁症组的Nd1波幅显著更小(p<0.001),Nd2潜伏期显著更长(p<0.05),Pd2潜伏期边缘显著更长(p=0.062)。P2波幅和潜伏期、N2波幅和潜伏期、P3波幅和PSP波幅的任务主效应显著:转换任务的P2波幅显著大于重复任务的P2波幅(p<0.01),重复任务的P2潜伏期显著长于转换任务的P2潜伏期(p<0.001),重复任务的N2波幅显著大于转换任务的N2波幅(p<0.05),重复任务的N2潜伏期显著长于转换任务的N2潜伏期(p<0.05),转换任务的P3波幅显著大于重复任务的P3波幅(p<0.001),转换任务的PSP波幅显著大于重复任务的PSP波幅(p<0.01)。(6)微状态分析显示,在非情绪性任务转换条件下,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微状态2的出现频次(p<0.01)和覆盖率(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性任务转换条件下,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微状态1的出现频次(p<0.01)和覆盖率(p<0.01)和微状态3的平均持续时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微状态5的平均持续时间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p=0.052)。结论:(1)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灵活性受损,且这种受损并不具有情绪特异性。(2)任务早期注意阶段和晚期准备阶段的脑电异常可能是抑郁症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特征性表现。(3)目标更新不足、抑制干扰能力受损与任务集重构不足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电生理机制。(正文共29439个字,参考文献109篇)
其他文献
在后疫情时代下,公共卫生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极为重视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手部接触的传播是主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也越来越重要,产品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功能上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开展产品设计工作时,有必要从服务设计思维出发,以用户为中心,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感。选题主要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系统分析方法,挖掘有效的问题与
学位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蓬勃发展,人们对各种新兴事物的接受度与认知度也在不同程度提高、变化。审美观念逐渐自由化,促使人们对于新奇事物变得更加开放包容,随着社交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重新组合排列结合在一起,在“旧有”和“新生”碰撞下逐渐融合。当今服装设计已从以往单纯对外形的追求转变为对廓形和面料上的整体考量。设计师们发现新兴的非纺织材料对服装造型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和发挥余地,所以现今的服装设
学位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因人口与资源不匹配所导致的“都市病症”不断滋生,尤以交通拥堵问题最为严峻。都市核心路段如学校、医院、车站、商场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滞缓了城市空间的服务效能,从而阻碍了城市品质的提升。在中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特别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责任重大,向外不仅辐射着周边省域的重要疾病统筹,向内也肩负着市民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各省大型综合性医院及其周边配套的公共设施,共同建构起捍
学位
新冠疫情背景下,负责核酸样本采集的医务人员(以下简称:医务人员)经常工作在非常规的医疗环境下,核酸样本采集相关用品的储存和携带有诸多不便,设计一款便携式核酸样本采集箱,以改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现状,势在必行。同时,也对医疗卫生产品的设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梳理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核酸检测途径、样本采集方式以及核酸样本采集箱的现状,明确当前核酸样本采集箱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
学位
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新兴科技与影像联系日渐密切的今天,当代影像艺术实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虚拟人、数字人等“非物质”身体图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身体影像创作的思考,作为身体在影像中的再现,身体图像已经逐渐与物质身体脱离了联系,转向非物质。因此,对于身体图像演变过程的整理与归纳,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身体,更对研究当下关于数字化身体图像的影像创作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在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结合
学位
梨轮纹病是我国梨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可危害枝干、叶片和果实,造成枝叶枯死和果实腐烂,严重威胁我国梨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报到的病原菌有多种葡萄座腔菌,但其致病机理研究尚缺乏。本研究从我国不同梨产区采集表现轮纹病典型症状的枝干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分析,明确其优势病原种;依据该病原菌侵染寄主后的症状表现选取其编码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Li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敲除、互补和超表达分析LiP的生物学
学位
随着国内道路及交通法规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摩托车逐渐在各个家庭中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与生活品质。虽然摩托车这一类型的交通工具相对更能满足当前大环境下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但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摩托车产品本身的造型及驾驶方式对驾驶员而言仍具有过高的安全隐患。在针对当前市场中摩托车产品的调查研究中,虽然大部分摩托车厂商都在以‘驾驶安全’为基本法则来对其公司旗下产品进行相关功能的开发
学位
水稻茎鞘贮藏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是籽粒灌浆的同化物来源之一,对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水稻茎鞘维管束是NSC长距离转运的主要途径。然而,水稻茎鞘大、小维管束对NSC积累与转运的贡献差异及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利用12个源于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R022、R032、R046、R094、R108、R118、R130、R
学位
由于医院病房资源紧张,护理压力也随之上升。目前国内更关注医学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成果,对护理类仪器的创新较为忽视,仍然以传统方式护理病人。在病房环境中,对卧床病人洗头护理,保持卫生、防止压疮感染是日常护理的关键。因此,本文从探索病房环境中移动护理洗头仪的设计课题出发,以满足患者在洗头护理过程中的舒适需求,减轻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体能消耗,保障使用卫生安全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首先,课题通过背景调查了
学位
高温堆肥是实现动物尸体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微生物是堆肥过程中物质分解的主要执行者,能够将畜禽尸体的有机氮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形态。动物尸体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堆肥效率低,因此实验室前期通过向死猪堆肥堆体内添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剂提高了堆肥的降解效率,但是却造成了氮素的大量损失。氮素损失现象普遍存在于废弃物堆肥过程中,通过外源添加氮转化菌株调控氮素转化方向,是减少堆肥氮素损失的重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