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中城管执法问题探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free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目标,把“和谐”理念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应当以建设和谐城市作为重点和核心。而在这其中,作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者的城管,其执法效果就直接关系到了美好城市的建设,进而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然而,当前在城管的执法实践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状,例如:有法不依,暴力执法,暴力冲突等,这些不和谐现状引起了政府、学者、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城管执法问题俨然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拟通过运用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初步分析在城管执法过程中产生矛盾问题的原因,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力求能够为城管改革出谋划策,为更好、更快地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份力量。全文大致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和谐社会与城管本章主要介绍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城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等内容。第二章城管执法过程中不和谐现状和产生的危害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管执法的概况,包括城管的产生和主要职责,弱势群体是其主要的执法对象等。其次,指出了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执法过程中的有法不依;二是执法中的暴力执法;三是执法过程中的暴力冲突;最后,阐明城管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一是违背了和谐社会的秩序理念;二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第三章城管执法过程中不和谐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系列原因:一是执法理念上存在误区;比如,“官本位”意识的束缚和“管即罚”的错误理念等。二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部门、任用机制不合理,成员复杂、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执法人员素质问题;三是弱势群体与城市管理之间存在客观矛盾;四是立法上不够完善,执法上欠缺依据;五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第四章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城管执法的完善途径本章主要是针对在城管执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地解决对策。一是从思想认识方面需要更新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二是大力加强城管队伍自身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城管执法业务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数字化城管模式等方面。三是科学、妥善的处理弱势群体问题;四是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五是积极推进“大城管”改革。结语
其他文献
本课题在群力新区整体规划(2004-2020)和群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展开,确定群力新区公园用地范围内的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国内外关于湿地、湿地景观、公园湿地建设
当前全球化的经济态势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取全球环境下的市场,必须实施企业柔性化管理,利用业务外包的形式最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在探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阶层的总体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是,在以效率先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由改革开放初期最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分化趋势加剧。由于民主法治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量涌入信访渠道,不仅
本文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培训模式。通过对校长培训发展阶段的研究,对校长培训模式的主要人物及观点研究,对我国校长培训的四种培训模式的优点和优势,特点以及劣势的比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是以T形、L形、十字形等截面代替一般的矩形截面框架柱作为竖向支撑构件而形成的结构体系。避免了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改善建筑观感。作为新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小说创作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映照下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风采。本文从林徽因小说中借鉴吸收的伍尔夫意识流文学创作手法和女性主义
由于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比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汽车、航空、3C电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其极差的塑性和耐腐蚀性,严重的阻碍了
<正>提起《伤逝》,总让人想到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以及由此推出的那个著名的思想命题.然而一次次仔细读着它的时候,一个念头却渐渐在心底徘徊不去,那样的解读是否错过了什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