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公元前2004年)是苏美尔人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最后王朝。其首王乌尔那穆(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94年)率领苏美尔人赶走了东北山区的野蛮人库提人,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并将乌尔定为首都,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它是苏美尔人统治两河流域的最繁盛的时期。①德莱海姆贡牲中心建立于第二任国王舒勒吉(公元前2093年—2045年)统治的第38年,该中心的苏美尔语名字为“é-Puzri(?)-Dagan”,吴宇虹教授将其译名为“普兹瑞什达干司”,其遗址位于现代伊拉克的德莱海姆(tall’ad-duraihim, Drehem②),靠近著名的古代两河流域祭祀众神之王恩利勒的尼普尔城(现代Nuffar)和祭祀众神之后宁利勒的图马勒城。舒勒吉继位后,通过多年征伐扩大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版图,稳定了国家政治,迅速发展经济,使中原地区逐渐进入稳定繁荣时期。各地而来的朝贡牲畜日益增多,王室和高级官员向各种神明的祭祀规模也日渐增大;另一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牲畜用于皇族、官员和卫兵等各类人的食用。德莱海姆贡牲中心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所建立的专门负责收支牲畜的大型机构。普兹瑞什达干司在乌尔第三王朝的经济管理和行政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古代两河流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出土于德莱海姆的经济行政档案成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行政管理、农业经济、宗教、外交等各方面历史的重要史料。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启动了“贡牲中心档案重建工程”(“Drehem Project”),旨在重建曾在贡牲中心任职于不同时期的各官员档案,依据第一手档案进行基础性释读和分析,为学术界在这一时期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本文所要研究的野生动物管理官员苏旮里和家养动物管理官员塔希什阿塔勒都是贡牲中心的官员,目前还尚未发现专门对这两位官员的研究成果发表。本文重建了苏旮里和塔希什阿塔勒的档案,论文首先是对他们经手的原始文献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中英文翻译。目前搜集到苏旮里的文献57条,塔希什阿塔勒的文献1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