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演进,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尤其是在社会和企业的客观要求下,第三方物流(以下简称3PL)日益成为物流发展的主体力量,其市场需求进一步快速增长。国际物流巨头纷纷以各种方式逐步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国内也迅速崛起了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中小3PL企业自身资源不足、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等弊端日益凸显出来,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面对这一状况,中小3PL需要对所处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进行自身战略设计和调整,从而更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取超额利润。对于中国的3PL产业,从技术、投入和需求特性来看,具有适合多种规模企业共存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具有网络性、区域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物流产品可分为多种子产品分别可由不同的物流企业分别完成,这些都是大中小3PL共存的重要原因,说明我国中小3PL处在一个迅速增长并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自身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开拓较高利润市场的可能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的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产品,从而获取超额利润。战略联盟是一种合作战略,企业间通过该战略可以组合所需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因此依照行业组织模型,在获取集中化战略所需资源和能力方面,合作联盟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小3PL扭转劣势成为可能。在战略联盟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中,非产权战略联盟相对于合资企业和产权战略联盟来说,由于其形式简单、易于操作,对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具有较高适应性等特点,被企业普遍采用;其中的纵向合作战略联盟,由于其主要目的在于联盟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的整合,因此较之主要建立在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合作战略联盟,具有更高的合作成功率,且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中小SPL纵向合作战略联盟常常在市场机会的驱动下组建,需由一家具有联盟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作为主导,和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物流能力的功能型盟员组成。在联盟战略实施中,主导企业首先需要按照一般主要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信息服务、其他增值服务、总体策划和逆向物流六大分类对物流需求进行解析,得出需求集成度列表,作为组建物流联盟的资源暨能力整合目的指标;然后要对自身物流能力进行解析,例如在设施提供和覆盖网络等方面分配权重进行评分,并与项目需求进行对比,得出其间的差异,为联盟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集成度较高的物流服务产品在运行中会形成相应价值链,联盟企业需要在此价值链上对自身进行评估,之后结合前面评分在定位模型上进行定位,发现在某特定方面所能提供的物流能力与项目需求的差异,即需要调整和提升的部分,为进一步培育并突出自身核心物流能力提供明确方向;另一方面,从定位模型可以发现盟员之间资源匹配情况,是否存在因相似资源大幅重叠而引发冲突的风险等,为盟员的选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山东济南中外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外运公司)通过对项目需求和自身现状的分析,对比了资源和能力差异,提出纵向合作联盟战略;在价值链上分析出其联盟组织管理的主导能力,在定位模型上量化差异,得出能力改进和提升方向指导;通过价值链分析和定位模型,对可能参与联盟的功能支持型中小3PL进行评估和定位,较为有效的选择了联盟伙伴。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设计与定位评估实施,济南外运公司分别在陆路运输、国际航空运输、国内航空运输及代理、保税仓储、国内快递物流功能方面与5家中小3PL结盟,在项目运作提前期内实现了联盟合作伙伴相关物流能力的调整与提升,达到了项目能力需求,成功实施了纵向联盟战略。通过组建或参与纵向合作战略联盟,可以使得中小3PL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扩大服务网络规模和提升服务能力;同时由于联盟成员的相互信任、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了联盟整体服务能力,使得联盟中小3PL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方法及结论对类似中小3PL联盟战略设计实施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