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僧慈觉宗赜新研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赜是宋代云门宗第六世高僧,同时又被奉为“莲社五祖”,在净土宗中亦有颇高的声名。其所著之《禅苑清规》是中国佛教现存最早的清规典籍,在佛教制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宗赜行迹、思想、著作、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与其在禅宗、净土宗、佛教制度建设乃至中国佛教信仰性层面发展上的作为与贡献是不相称的。对慈觉宗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既能增进对宋代佛教的认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中国佛教信仰性层面的发展脉络的梳理与把握。本文对慈觉宗赜的研究集中于对宗赜生平新考订、对《禅苑清规》的新研究以及对《慈觉禅师语录》的新点校三个方面:在宗赜的生平研究方面,本文通过新近公布的《慈觉禅师语录》与正史资料以及传世佛教文献的交叉比较,对先行研究中有关宗赜生平的错误和疏漏进行了补正:宗赜,俗姓孙,河北洺州永年人,生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宗赜于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到元祐三年(1088)之间出任洺州普会禅院住持,在此期间,曾奉养母亲于方丈东室,劝母念佛;绍圣二年(1095)四月十八日正式住持真定府洪济禅院,在此期间,得赐紫衣并得赐号“慈觉”;崇宁四年(1105)出任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住持,直至崇宁五年(1106)九月迁化。其代表性著述包括《孝友文》、《禅苑清规》、《慈觉禅师劝化集》以及《慈觉禅师语录》等。在对《禅苑清规》的研究上,本文从佛教仪式的角度递进展开。首先在充分利用先行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以斋供仪式为中心对《禅苑清规》进行了新研究,通过明确斋供仪式的核心程序“叹佛咒愿”,确定了《禅苑清规》中的沙弥受戒、洪济平日用斋、吉凶斋供、三念诵、八念诵、结夏念诵、解夏念诵、看藏经、中筵斋、病僧前念诵、亡僧仪式、唱衣仪式、尊宿迁化等13种仪式属于斋供仪式,并对这些仪式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其次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尝试确立一种通用于各种清规的研究范式——以“叹佛咒愿”为切入点迅速找出清规中的斋供仪式,以斋供仪式一般程序为参照解析目标仪式的程序——并以《敕修百丈清规》的相关内容为例对这一“范式”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宗赜的时代,至少在洪济禅院所处地域之内,有13种斋供仪式是丛林僧人经常举行的,这些仪式有的只为寺院内部的僧人服务,有的则服务对象广泛。对清规中的仪式题材进行规范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佛教的信仰性层面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佛教。本文还依据通行的文献整理方法,以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江田文库本照片为底本,参考了椎名宏雄整理并发表的录文,重新点校整理了《慈觉禅师语录》,为下一步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文献支援。
其他文献
目的:从医疗服务供方的角度了解医保改革对医疗机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为完善有关改革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有关文献并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疗
沙特尔主教伊夫的《法律大全》是前格拉蒂安时期同类作品中最重要、最杰出者。《法律大全》的渊源复杂而多样,囊括了教皇谕旨、宗教会议的决议、教父、主教们的著述选段,到前人
<正> 对于大革命前期国共关系以及共产国际作用的研究,无疑是研究整个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迄今为止,这一研究似仍有诸多不足,且过于简单化。本文试图对此作
<正>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在20世纪初年发表的以《新史学》为代表的一系列论著中,提出了新的史学价值观和历史发展观,并以此为武器系统批判了中国的旧史学,
文章运用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中的比率分析法,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分析为例,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从贵州茅台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了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见证。因此,对于高校的科研工作来说,科研档案的作用
交际行为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类,它们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人类交际的完整体系。非语言符号独立于语言行为而存在,在交际活动中常用以辅助言语交际,起到了传达了语言之外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
目的调查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为社区护理教育和护生就业指导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共220人,采用"不同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起着对人力和物资的运送和供给的作用。而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区域发展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量。就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