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凭借它严密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成为了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的利器。五四前后,随着国内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华大地像熊熊的烈火一样燃烧。《晨报副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做了哪些贡献,传播了哪些内容,以什么样的人群作为传播对象,传播的特点有哪些以及传播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全部的《晨报副刊》以及大量同时期的报刊,掌握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同时参阅了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文章第一部分全景扫描了《晨报》副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介绍了副刊的办刊特色,分析了传播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聚焦在副刊对马克思本人的介绍。分析了副刊是如何通过塑造马克思坚毅、奋发、顽强的旷世哲人形象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了副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传播。包括传播的内容取舍,传播中副刊的立场以及关于唯物史观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第四部分讨论了副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分析了对社会主义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异同以及这以纷杂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第五部分探讨了副刊是如何通过介绍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部分评价了副刊起到了帮助国人了解苏俄真相的窗口作用。第六部分重点研究了《晨报副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地位、起到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影响。   作为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副刊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晨报副刊》因其所坚持的自由主义立场而色彩鲜明,别具一格。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集中体现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广大知识分子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袁世凯是清末宪政改革中的重要人物,在清末宪政改革中,他以疆臣之首和中央枢臣的独特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于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袁的宪政实践已多有研究,而对其宪政观
俾斯麦是德国十九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促成了德国的统一,并保护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度过了她最脆弱的襁褓期,他的政治思想和策略给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