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式三等材和七等材单柱摩擦体系的静力、动力有限元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柱”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传统木结构中单一结构组分的工作机理,再通过将其综合,还原为统一整体,进而探究整体工作机制”这一基本思路为指导,展开了本文的研究工作。本文是该指导思想的解析部分,仅针对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三等材、七等材单柱摩擦系统,进行静力、动力的FE模型研究。在静力分析中,采用了单调水平加载作为有限元模拟的加载机制,FE分析的结果和已有文献中的实验以及结论进行了对比,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动力分析中,采用了动力时程分析法,以四类场地的划分作为地震动选择的依据,同时考虑到结构阻尼耗能机制的影响,引入了瑞利阻尼,文中针对位移、加速度时程曲线以及其最大值和系统自身特性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全文的FE模型分析是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的。籍由ABAQUS在解决摩擦接触问题和大位移问题时所具有的强健能力,本文的分析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静力分析的结果与已有文献一致。动力分析中得出:该研究对象对地震动中长周期成分要更敏感。这一结论也与工程直觉相符。
其他文献
结构健康检测是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结构损伤检测是结构健康检测的基础和核心,振动模态分析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收集到的国内外有
在工程领域经常碰到的问题,例如地基失稳、基坑失稳、土坡垮塌等等工程问题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很多是由于岩土材料的细观裂缝发生和发展造成的。本文采用了一
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土质较差的地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大,上部荷载逐渐增加,会引起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基础和上部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这对于
本文对大体积海工混凝土水化热及其裂纹控制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并且有针对性对水泥水化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这些试验包括对水泥进行绝热
粘钢加固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结构加固方法。与混凝土结构类似,粘钢加固混凝土柱在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次试验共浇筑九根钢筋混凝土短柱,
冷作硬化成型后,钢材屈服强度会有显著提高。我国现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中考虑冷弯效应强度提高的设计公式,仅限于壁厚不超过6 mm的冷弯薄壁型钢,对于
随着空间结构的发展,对建筑内外空间表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结构形式很难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用撑杆连接抗弯构件与受拉构件而形成的自平衡体系。在施
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基坑变形的不同形式,总结了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并
InSAR是一种微波遥感技术,对地形变监测精度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并具备大空间范围的监测能力,在矿区沉降监测方面有着传统监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InSAR技术
对再生骨料的利用既可以减轻因开采天然骨料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又可以减轻建筑垃圾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国内外学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因再生骨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