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以小鼠N2a神经瘤细胞和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为模型,研究氰戊菊酯对神经系统的两种主要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初步探讨氰戊菊酯神经发育毒性作用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小鼠N2a神经瘤细胞和大鼠C6胶质瘤细胞培养模型。以3.16、10、31.6和100μg/ml的氰戊菊酯对细胞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培养液对照和溶剂对照组,通过四噻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在不同作用时间点(24、48、72h)对N2a(未分化和分化)和C6的细胞毒性;用BrdU掺入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其作用24h对N2a和C6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此时氰戊菊酯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N2a细胞(未分化和分化)和C6细胞有毒性作用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①对未分化N2a细胞作用24、48、72h的剂量-效应关系:r=0. 972、0.954、0. 961;②3 .16、10、31.6和100μg/ml的氰戊菊酯对未分化N2a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r=0. 996、0.993、0. 977、0.967;③对分化的N2a细胞作用24、48、72h的剂量-效应关系:r=0. 965、0.943、0. 932;④3.16、10、31.6和100μg/ml的氰戊菊酯对分化的N2a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r=0.992、0.963、0.959、0.977;⑤对C6细胞作用24、48、72h的剂量-效应关系:r=0. 951、0.954、0. 979,⑥3.16、10、31.6和100μg/ml的氰戊菊酯对C6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r=0.991、0.981、0.969、0.94(7以上结果,皆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氰戊菊酯作用24小时后,N2a和C6细胞的BrdU阳性细胞率随剂量增高而逐渐下降(N2a:r=–0.838;C6:r=–0.798,皆P<0.05)。流式细胞分析发现,N2a细胞和C6细胞S期细胞比例皆随氰戊菊酯作用剂量增高逐渐下降,而G1/G0期细胞比例上升。结论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氰戊菊酯对N2a(未分化和分化)和C6均有细胞毒性,且可通过阻滞细胞进入S期而抑制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