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麦易位系抗条锈病基因初定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iiformis f.sp.tritici)引发的一种气传真菌性病害,是小麦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这类病害具有流行频率高、爆发性强、流行地区广和危害性大等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主要在我国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小麦地区和西北春小麦区大面积流行。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挖掘许多抗条锈病基因,但可利用的条锈病抗性基因数量较少。因此,挖掘新的抗条锈病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现有品种中是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的重中之重。表型鉴定表明,本课题组创制的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K13-868对我国当前小麦生产上流行的强毒性条锈菌(或菌系)均表现出良好的条锈病抗性,但其抗性机制未知。本研究通过构建F2和F2:3遗传分析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660K SNP芯片对K13-868的抗条锈病遗传特性进行分析,挖掘新的优良抗条锈病基因,为持久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遗传资源,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奠定基础,从而改变我国目前主栽品种抗性遗传基础狭窄、抗源单一等现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条锈菌流行混合小种(CYR32、CYR33、CYR34、Gui22-14等)在温室和温江地里分别对K13-868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K13-868苗期表现为中感条锈病,成株期田间鉴定表现为高抗条锈病,说明K13-868具有典型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APR)。2、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温江对274个F2单株和F2:3家系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侵染型(IT)、最大严重度(MDS)、相对病程曲线下面积(r AUDPC)频数分布图显示连续分布,IT和MDS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404、0.9997,表明K13-868的条锈病抗性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能够稳定遗传。3、1RS易位片段对条锈病抗性遗传效应检测发现:274个单株中122个单株为1BL/1RS易位系,结合田间抗病性状结果,274个单株抗感性与1RS易位相关系数为0.056,表明K13-868的1RS易位片段可能不存在抗条锈病主效基因。4、660K SNP芯片检测结果表明,630517个SNP中有538个在亲本和抗、感池间表现出相同差异。根据660K SNP遗传图谱,在2A、3A、1B上分别有213个(39.59%)、61个(11.34%)、51个SNP富集(9.4%),表明2A、3A和1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抗条锈病QTL。5、采用ICIM作图法,在小麦染色体2A、3A上共定位到3个成株期抗条锈病QTL,QYr.sicau-2A.1定位于SSR标记Xwmc522(3.8c M)和Mag3807(12.4c M)之间,解释表型变异10.29%;QYr.sicau-2A.2侧翼标记为Mag3807和XSicau2(9c M),解释表型变异17.4%。QYr.sicau-3A的LOD值最高峰位于SSR标记X3A-ISBP396(20c M)和Xwmc264(11c M)之间,解释遗传变异6.38%。
其他文献
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1-500um的微小胶囊,其外型取决于囊心物质的性质和囊材凝聚的方式,微囊外面呈球状实体或呈平滑的球状膜
会议
本论文将菊芋全粉作为凡纳滨对虾饲料的益生元成分,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人工养殖中,研究了菊芋全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对菊芋全粉与地衣芽
本文以某厂常减压蒸馏装置为基础,以某厂常减压装置工艺技术规程上的油品性质数据和工艺条件参数为依据,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平台上建立常减压塔装置的仿真模型,并进行调试使其收敛后得到仿真结果,得到较为精确的稳态模拟仿真模型。模拟结果发现,除个别数值有偏差外,初馏塔、常压塔以及减压塔的大部分数据与某厂实测数据偏差极小,整个装置运行稳定,稳态模拟比较成功,这也为后来的动态模拟打下了基础。在完成
能侵染并在菌物细胞中复制的病毒,统称为真菌病毒,几乎所有种类真菌类群中都有真菌病毒的分布。迄今,真菌病毒到底从何而来尚无定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真菌病毒是源于植物
化工流程模拟在生产工艺的开发、过程优化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化工过程设计中一种有价值的辅助研究方法。本文基于Aspen仿真模拟软件对乙二醇生产路线中关键的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及乙二醇的精制工段进行了稳态工艺模拟和优化,动态控制,以及安全性分析。首先在Aspen Plus中进行工艺稳态模拟和优化,完善工艺装置的设计的同时进行流量、压力的衡算校验,并验证工艺设计和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然后应用A
目的:分析临床不同分期、分型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帕金森病不同中医证候与黑质改变、肠道菌群的关联,探索PD关键中医证候。方法:研究一:回顾“帕金森病非运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燃油汽车逐渐被绿色经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所替代。为了解决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模式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较低及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电动汽车动
当今,英语全球化在当今的国际社会背景下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让当今的学习者学习,它通常被我们分为几大板块比如:听、说、读、写,这四大板块。“听”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用电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有线供电已经满足不了诸多环境下的供电需求,WPT(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以多方向系统为模型,研究了磁耦合谐振技术。具体研究内容为:对传统MCR-WPT(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技术由耦合模理论以及电路
[背景]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Stenosing flexor tenosynovitis)又称扳机指(Trigger finger,TF),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屈指肌腱纤维鞘的起始部位,其病变卡压的位置大多在A1滑车部位,也是临床治疗的靶点位置。最常见的保守治疗是皮质类固醇鞘内注射,但相当多的患者会因保守治疗无效而接受手术治疗,A1滑车的经皮松解(Percutaneous Re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