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为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一般由直系亲属照护。长时间照护为家庭照顾者带来了生理、心理上的压力,且影响了正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又会影响痴呆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导致恶性循环。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是值得需要关注的现状。目的调查河南驻马店市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以驻马店市城区为来源,抽取医院及疗养院等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及照顾者和三个主城区管理较为完善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选择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2.1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1)调查家庭照顾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自觉健康状况、患病情况、家庭收入、每日照顾时间、照顾年限、家中分担照顾人数、与患者关系、是否与患者同住、医疗费用压力、职业等情况;(2)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疾病类型、生活自理状况、医药付费方式、痴呆分级等情况。2.2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总体精神健康、感情问题所致角色限制、总体健康感觉、身体问题所致角色限制等8个维度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方式由调查人员上门发放问卷,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在填写过程中由研究人员对问卷填写要求、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和说明。根据SF-36量表计分方法,对量表反向条目进行转换,且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制得分,其转化方式为:百分制得分=[(实际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之差)]×100分。8个维度评分之和计为生活质量的综合分数,得分越高则代表功能损害越小,生活质量越好。3.统计学方法对所有调查数据都采用Epi Data3.0软件进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然后通过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利用χ2检验,多分析因素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74.05±20.08)分,“身体问题所致角色限制”(37.51±34.67)分、“社会功能”(61.12±38.75)分、“身体疼痛”(73.93±22.48)分、“总体精神健康”(43.24±21.72)分、“感情问题所致角色限制”(45.28±39.95)分、“活力”(55.76±19.88)分、“总体健康感觉”(45.06±17.24)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各维度得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医疗费用压力、每日照顾时间、家中分担照顾人数、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与患者同住、患者年龄、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状况与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差、每日照顾时间长、医疗费用压力大、与患者同住及患者生活自理情况是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驻马店市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较差,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每日照顾时间、医疗费用压力、是否与患者同住和患者生活自理情况。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越重,自理能力状况会越差,其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影响,应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