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幕翻译是近年来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引进到国内,同时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走向国外,字幕翻译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正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字幕翻译具有经济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在互联网视频传播和大银幕电影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的字幕翻译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研究手段和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许多欧洲的字幕研究学者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字幕翻译的特点、限制性等因素,为字幕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字幕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一些宽泛的介绍性评论和译者对翻译实践的经验性总结,还远远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于字幕中隐喻的翻译更是缺乏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树。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是描述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图里认为翻译是一种受规范支配的活动,然而规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图里从描述翻译学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规范做了分类,他将翻译规范分为初级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初级规范决定译者文本选择的因素以及在整个多元体系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起始规范制约译者的个人倾向,译者选择倾向于源语文本或者倾向于目标语文本,或者居中的翻译策略;操作规范指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翻译抉择的细节性因素。在译者赖以生存的目的语社会文化框架内图里的三层规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图里用描写性研究的方法对翻译规范进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找出这些潜在的规范以及它们对译者文本选择及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图里规范理论的角度着手,以在国内外收到广泛好评的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一、二部中的隐喻性字幕为语料,通过自建隐喻性字幕语料库对字幕中的隐喻类型进行分类找出相关数据,并通过分析隐喻字幕的英译,尝试找出适用于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规范,探究在此规范框架下译者对字幕中隐喻的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在字幕翻译中,译文如何以及为何偏离原文,译者如何使译文具备可接受性;译文如何以及为何倾向于原文,译者如何使译文具备适切性等问题,都可用图里的规范理论来加以阐释。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因为任何译文都不存在绝对的“适切”或绝对的“可接受”,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采取转换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受到规范的制约。从图里规范理论的视角来研究隐喻字幕的翻译,既拓宽了该理论实际操作的范围,又为广大的翻译研究爱好者研究隐喻性文本的翻译找到了新的切合点,同时对该领域的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活动起到启发性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