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绝对贫困消除后,贫困治理的重点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在于防止脱贫又返贫,尤其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出现。贫困脆弱性指的是风险冲击下,受冲击者因无力抵御风险而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其成因和内在机理与返贫高度相关,紧密相联。因此,本文以贫困脆弱性作为研究规模性返贫问题的视角,在贫困脆弱性理论框架下,从风险冲击、风险抵御能力两个维度及其关系,来阐释规模性返贫的内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对贫困消除后,贫困治理的重点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在于防止脱贫又返贫,尤其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出现。贫困脆弱性指的是风险冲击下,受冲击者因无力抵御风险而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其成因和内在机理与返贫高度相关,紧密相联。因此,本文以贫困脆弱性作为研究规模性返贫问题的视角,在贫困脆弱性理论框架下,从风险冲击、风险抵御能力两个维度及其关系,来阐释规模性返贫的内涵和形成机理。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本文将规模性返贫定义为:在非常相接近的时间段内,某区域内有成规模的群体遭受其现有风险抵御能力无法抗衡的风险冲击后,收入、健康、教育、发展能力、社会权利等某个或某几个衡量贫困与否的维度从非贫困状态陷入贫困状态,由此而形成的群体性返贫现象。规模性返贫本质上是高脆弱性群体的贫困再生产,是高脆弱性群体无力抵御风险冲击的后果。规模性返贫既具有返贫的一般性:区域性、突发性、可控性,相较于个体性返贫,又具有其特殊性。首先,规模性返贫的数量规模性,决定了规模性返贫的危害程度更高、治理成本更大,表现出破坏的规模性。规模性返贫现象产生于特定空间,其空间特性表现为致贫因素的聚集性,以及生计脆弱群体、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脱贫户等作为规模性返贫的主体供给源的高脆弱性群体的聚集性。空间是风险因素产生和高脆弱性群体聚集的载体。与诱发个体性返贫的特异性风险冲击相比较,诱发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冲击常属于总体性风险冲击。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形成是总体性外生风险冲击与内生脆弱性叠加作用下的均衡结果,前者是规模性返贫形成客观诱因,后者是规模性返贫形成的主观诱因。总体性外生风险冲击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市场波动、政策失灵等;内生脆弱性则由健康、思想、行为脆弱性等内生于人口自身特征变量决定,是衡量个人包括风险抵御能力在内的可行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成规模的高内生脆弱性群体聚集,并同时遭遇总体性风险冲击,是规模性返贫形成的根本原因。规模性返贫的形成过程包含风险蓄势、风险释能、风险抵御、返贫形成四个环节,包括渐进式和突变式两种演化模式。本文在厘清规模性返贫的内涵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规模性返贫的三大基本路径:其一,风险冲击发生后及时预警,协助高脆弱性群体共同抵御风险,阻断规模性返贫形成;其二,防患于未然,在风险冲击发生前,积极进行风险化解,降低高脆弱性群体的风险暴露水平;其三,降低内生脆弱性,赋能高脆弱性群体的风险抵御能力提升,是治本且长效的路径。本文最后以多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四川省三个典型县的规模性返贫预警与防范实践,对前文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并提供现实证据支撑,也为进一步深化对规模性返贫治理的研究提供现实素材。
其他文献
由于全球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各国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技术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光伏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显著改变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引起陆地表面特征的变化,导致陆气之间能量收支和分配发生变化,进而对局地气候系统产生反馈,因此很多学者对光伏电站环境气候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综合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光伏气候效应的研究方法
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并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森林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国家储备林建设是解决木材供给、提升木材保障能力、维护木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兼具碳汇等多种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将为“碳中和”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碳中和”内涵、简
对中国铁道学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进行解读,分析通信信号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通信信号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生态,并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建维一体以及BIM技术应用等4个方面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为打造基于数字孪生的通信信号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实施建议。
<正>现在,供应链尤其是供应链金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2 0 1 9年达到了最高点,2017~2019年现金流量周期都超过了150天,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三角债"时期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2 0 2 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所谓的"中小微"融资问题,但是实际上导致坏账率急剧上升,第一季度银行业的不良贷
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树液初步分析结果是:合有0.8%葡萄糖、0.55%果糖、少量的氨基酸、62.4μg/ml钙、11.47μg/ml镁、0.492μg/ml锌、0.485μg/ml锰等20余种无机元素,还含有木糖醇(定性)。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新时代重大理论创新,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不仅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把握其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内生的世界观
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和火灾,导致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性破坏,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自然性森林火灾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文针对现阶段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应用智慧感知分析处置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智慧防火系统研究,以期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自然林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