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部《国葬法》的颁行与民初丧葬礼仪的变革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民国时期第一部关于丧礼方面的专门法律--《国葬法》,并由此产生了民国时期的一种新的丧礼形式--“国葬”。《国葬法》的制订,其直接的推动力是黄兴、蔡锷二人的先后逝世。由于《国葬法》与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其制订、颁布与实施的过程都带有派系斗争的色彩,“国葬”背后反映的是通过对文化权力的争夺与操控来展现本党、本派在政治上的权势与威严。除却政治意义而外,《国葬法》的颁行不仅为国葬典礼的举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推动新式丧礼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对我们应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其他文献
1927年5月,美国一位默默无闻名叫查尔斯·林白的飞行员驾驶着他的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纽约到巴黎,跨越大西洋的不着陆飞行。顷刻间,他成为了美国
本文以内蒙古藏、英藏、俄藏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作为主要资料,参照《元史》、《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史籍,分析探讨元代亦集乃路的居民状况。通过对居民的民族成分、阶层的
钨是一种具有特殊军事战略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有优势地位的矿产资源之一,赣南享有“世界钨都”美誉.赣州境内钨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钨矿是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