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牙修整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收集临床病例10例,术前拍摄X光片,对病例进行分析。对于予以保留的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对于有牙周病变的患牙在基础治疗后需观察6周,根据基础治疗的疗效决定是否进行分根术或牙半切术;对于无牙周病变的患牙在根管充填后观察一周无不适临床症状后行分根术或牙半切术。分根术后需观察6-8周待局部组织愈合后可行固定修复:牙半切后需观察三个月待拔牙创愈合后行固定修复。修复前余留牙需达到如下标准:(1)松动度不超过Ⅰ度,x线片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2)根长>7mm,牙冠断端位于龈上2mm。(3)探诊无牙周袋,牙龈色泽正常,探诊不易出血。(4)根尖周病变减轻或痊愈。根据余留牙及邻牙情况制作固定修复体。结果:在收集的10例病例中,有5例由于根分叉病变或者严重的髓底穿通而近远中牙槽骨尚有足够高度行牙半切术;5例由于根折,根分叉病变并且一个根受累而行牙半切术。术后均根据患牙和邻牙的不同情况做了相应的固定修复治疗。10例病例中只有一例单独修复,其余9例均与邻牙联合修复。其中制作单冠2例,单端固定桥1例,双端固定桥3例,联冠4例。修复后的修复体固位良好,咀嚼功能好,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牙体修整手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术后根据患牙和邻牙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修复设计其临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