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服务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趋势,在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逐渐超越了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业价值链上与制造业高度相关,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工业信息化的必要途径。辽宁省拥有浑厚的工业底子,但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近几年制造业增加值不增反降,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推动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能够加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对推动辽宁省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因进行分析,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两个产业融合过程中价值链的变化,总结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三种融合发展模式,即价值链延伸、渗透和重构模式。在实证分析方面,使用主成分和DEA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在国内的地位,发现辽宁省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地位,与国内发达地区仍有一定差距。根据DEA关于技术效率的思想,分别以制造业为融合主体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在两条融合路径下测算了产业融合程度,分析辽宁省两个产业融合程度变化,判定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即以价值链延伸模式为主、价值链渗透模式为辅,正在由制造业驱动融合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融合转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和保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