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祁连山地区数字地形分析和隆升机理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山带的隆升过程、机理和影响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地质学、地貌学、大气科学和生物学等众多学科,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寻青藏高原和祁连山隆升的证据,以推算高原隆升的幅度,探讨隆升的机理,形成、演化历史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但迄今为止,对祁连山地区分布于不同高度的夷平面,是由统一夷平面解体而成,还是不同期次构造运动的产物?夷平面的解体和山体的隆升是构造运动所主导,还是受气候变化、均衡抬升所支配?祁连地区典型的山—盆耦合地貌形式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而构造隆升和侵蚀的关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但直接对地貌隆升进行定量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古地貌面的隆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与终点,通过对古地貌面的恢复,可以计算出古地貌面解体后的侵蚀量,从而为深入探讨隆升与侵蚀的定量关系创造了条件。在古地貌面的恢复研究中,确定古地貌面的层级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断层对划分古地貌面层级的重要影响,我们运用参数法和高差阴影图像法等技术手段,成功提取了祁连山地区断层的分布和性质,并对断层与地貌面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显示,仅有约23.1%的断层线横切分布不同高度的古地貌面,相关沉积也具有多期次、多旋回的特点,这就说明,祁连山地区分布于不同高度的地貌面,不是由统一的夷平面因构造错断形成的,而是不同期次、不同构造旋回的产物。对古地貌面的自动识别与提取,也是客观准确地进行古地貌面恢复的关键,研究表明,随着研究区域的扩大,地貌结构复杂程度的提高,简单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分类方法难以完成复杂地貌类型的划分工作。引入坡位指数和基于空间尺度的分类方法,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貌单元的划分和古地貌面的识别问题。对古地貌面的统计显示:山顶面解体前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坡度为8°左右;而主夷平面解体前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为4°左右。基于地貌分类和古地貌面识别的插值计算,是古地貌面恢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计算显示,剥蚀面解体以来已经抬升约600m,因地貌均衡作用造成地表的抬升量为124m,占总抬升量的21%;主夷平面解体以来已经抬升约1550m,因地貌均衡作用造成地表的抬升量约为376m,占总抬升量的24.3%;山顶面解体以来已经抬升约2150m,因地貌均衡作用造成地表的抬升量约为428m,占总抬升量的19.9%。因侵蚀而引起的均衡抬升量均未超过总隆升量的30%。而人工地震所测地壳厚度显示,地壳厚度与地表高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祁连山的整体隆升,主要是地壳缩短加厚引起的均衡抬升所致,而山峰高度与地壳厚度的不相称,可能主要是地表侵蚀引起的减荷隆升所造就。根据断层走向所计算出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为N32°E,与印度板块自西南向东北挤压的方向基本一致,主夷平面拱曲变形的特征也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继续向北东方向推进,是导致祁连山地区的地壳的缩短加厚和地表隆起升的直接原因。而在推进中,遇到先成横向断层的阻挡,并在这些断裂上形成强烈的挤压—逆冲运动,将原来的侧向水平走滑运动转化为逆冲垂直运动,是形成山—盆耦合地貌形式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可确保设备的连续安全长周期运行,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大港石化公司的应用入手,
纵观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甘肃石窟的发现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之间的外国探险家发现科考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建国前的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发现科考阶
研究美国黑人寻求文化身份的文章非常之多,但本文作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此类文章都以文学作品为依托,从文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去分析某部文学作品中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高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污染一旦发生,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难以进行彻底恢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三步教学法"是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重视思维过程,缩小思维跨度,进行多步教学,使学生找到一套理解、分析和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具体
翻译标准,顾名思义,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时所遵循的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或者说,翻译标准是译者在翻译活动时所遵循的语言文化观念的规则型概括,目的是为译者选择具体
油气井出砂是困扰疏松砂岩油气藏开采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防砂工艺和工具大都难以适应中后期出砂严重和粉细砂油井的防砂作业要求,存在防砂费用高、寿命短、采收率低等问题
SysML是近年提出的系统工程可视化建模语言,其力图综合传统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支持大型复杂系统的详细说明、分析、设计及校验。本文参照DoDAF标准,提出一基于S
本文在分析国外公共养老金主要投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构建社保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的具体建议。
“三农”之所以成为社会必须直面的问题,除社会发展的历史沉积之外,其实是公共政策长期在广大农村的缺位,从而酿成城乡巨大的反差。问题是时代的格言,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三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