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chich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日益增大,己成为国民经济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己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产生了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对于我们更好地抓住未来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机理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确实,研究创新扩散的著作、文章不少,但总是局限在技术创新随时间的扩散,以及对扩散的一些实证分析,而系统的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机理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从技术创新扩散和管理创新扩散两个方面研究的更少。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一国的支柱产业,而创新扩散则是其产业化的重要阶段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创新扩散是生产性服务业生存发展的动力,创新扩散可以提高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生产率。创新的迅速扩散一方面会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巨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又对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及福利水平具有直接的巨大影响。所以论文拟在这一领域作一些探索。从宏观上讲,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机理进行研究,探寻创新扩散的方向和速度,有助于寻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方法和途径,为国家或区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极大化的有关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微观上说,研究企业采用创新扩散的决策机制,为企业促进自身建设,积极创造适合采用创新扩散的企业内部条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从博弈、扩散演化两个方面对创新扩散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创新扩散的范例,这对扩散理论的充实和完善有一定积极意义。论文提出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框架,符合扩散研究的主流趋势,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扩散的内在本质和机理。全文共分八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创新扩散研究的已有成果,分析了典型观点与代表人物的分析框架、理论要点、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及创新扩散的相关概念,并对创新扩散的主体、特征、扩散环境内涵作了详细分析,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演化过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最后从系统的观点,用系统语言对创新扩散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指出创新扩散是一个具有动态的、演进、有势系统,对于扩散的研究也必须从系统的观点进行。第三章回顾了前人关于产业集群的几种理论解释,此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形成原因: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而成的现代服务业;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因。第四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管理创新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管理创新能否顺利扩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选择创新的管理模式的企业群规模,企业群规模越大,扩散越易发生;企业间协同效应的限定,限定越小,扩散的概率越高。第五章指出了构造集群创新扩散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设计出一套适合于评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环境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创新扩散环境及其优化对策进行了研究。另外,对美国硅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促进创新扩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集群发展提供借鉴。第六章界定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涵义,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的作用,研究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因素,构建模型从不同的假设前提对技术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企业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描述,通过博客营销扩散的实证分析证实了模型结论。第七章分析了创新扩散供给者的阻碍供给的动机和促进供给的动机两类动机,研究了创新扩散供给者和创新扩散接收者的行为。研究了基于政府监管条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非法”技术创新扩散博弈、基于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扩散博弈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扩散转让费博弈问题。同时研究了如何使企业科技人员成为加快技术创新扩散的促进因素而不是阻碍因素的问题。第八章总结论文主要内容、结论和创新点,指出论文存在的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总体来说,论文沿着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扩散机理、扩散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的思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创新扩散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寻求推动扩散速度,把握扩散方向的对策和措施,使创新扩散向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进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在集群中的扩散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扩散的机理研究目前还没有或是研究的很浅显,因此论文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颖实用性。(2)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在集群中的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扩散领域,但经济管理领域内创新概念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显然管理创新在集群中的扩散机理研究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论文对管理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薄弱环节。(3)构建了适合于评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环境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四地集群创新扩散环境进行评估。(4)在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分析中,不仅仅考虑了技术创新供给者与潜在采用者,还分析了政府监管、信息完全与否及企业技术人员在扩散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建议和对策。(5)在对扩散过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微观基础——企业采用行为进行了剖析,以博弈论为理论依据对企业采用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其他文献
结合笔者多年房屋混凝土施工经验,阐述了目前混凝土裂缝的研究现状及产生原因,重点探讨了房屋施工阶段的裂缝处理技术及植筋加固法在房屋养护的应用,提出了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建
我国刑事诉讼法设置的简易程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轻微刑事案件的办理需要,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处罚令程
随着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逐步形成,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个性化需求不断多样化、产品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含量不断增大,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为急性双侧脑梗死的患者55例,根据梗死灶分布进行分组,双侧前循环梗死12例(前循环组),
对于农业大省来说,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经统计,云南75%的国民收入、70%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以及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云南省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中,互联网作为企业和组织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台和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Lim,2002)。但同时也是因为互联
目的探讨急性脑穿支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4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穿支动脉区脑梗死患者369例。根据磁共振
本文对甘肃某地下苦咸水淡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工程流程进行了介绍,设计了"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三段式反渗透系统"的工艺方案.系统设计规模2×600m3/d,反渗透系统回收率
目的:分析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并细菌感染患者临床应用抗生素的选择、用药方法及其不良反应。方法:观察2008~2009年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并细菌感染60例患者,对其抗生素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关于色彩词,汉语、英语和日语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透过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对比,可以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