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城乡差距悬殊,既有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有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乡镇财政乏力等问题在多数地方依然突出。城乡之间的不协调、发展的不均衡,主要原因和表现就在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也在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一个集理论、现实意义于一身的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不仅是农村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城乡能否真正实现统筹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在总结和分析乡镇财政体制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视角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以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增强乡镇财力、增加乡镇公共产品供给提出新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说明研究目标和方案,并对整个论文框架进行描述。包括问题的提出、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基本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对本研究中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体制的概念与范畴进行界定,并就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概括。第三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比较。介绍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概括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共同经验及对我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益启示。第四章为中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考察。在对中国乡镇财政体制包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简要回顾与评价的同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同时就财政体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进行了扼要概括。从第五章开始,进入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本章为研究框架与样本统计描述。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思路,介绍调查方案设计和样本选择以及调查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开始,对江苏泰州4市1区11个乡镇连续8年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整理。这部分主要对现阶段样本乡镇财政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研究结论为在乡镇一级层面,财权有进一步上收的趋势;在国家和地方对财政总收入的初始分配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再分配中都体现出统筹发展、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特征;乡镇预算内财政只能维持发工资的局面近几年有所改善,乡镇财政可支配收入除了发工资已经有所结余;第三部分,重点对样本乡镇履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职能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乡镇财政预算用在基本建设、教育科学文化支出、卫生和社会福利支出等重要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资金数量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加,但是份额正逐步减少;公共投资资金中只有微不足道的部分来自于预算内投资。因此,要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第四部分,描述了我国乡镇公共产品投资的基本情况,包括乡镇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规模、项目的资金来源、投资目的等。研究发现,近几年中国农村乡镇公共产品的投资活动是比较多的,主要投向修路、修桥和修建学校等基础性的公益项目,并且乡镇财政负担了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54%)。县及县以上的公共产品投资,更多的是投资于经济较为薄弱的乡镇,总体看,投资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均高于经济较好的乡镇,这种投资政策有助于减少地区差异,促进均衡发展,但平均投资规模并不一定比投资于经济较好的乡镇大。同时,经济较好的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更多地是依靠本级财政。因此,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增强乡镇财力是提高乡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路径。第六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集中考察了影响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因素,重点分析乡镇财政制度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乡镇公共产品供给受到当地收入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与流动、乡镇治理结构、县乡财政体制、乡镇财力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乡镇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等区域差异因素对公共产品投资结构的影响。总的来说,上级政府在投资决策时,能够考虑到乡镇的经济实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乡镇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投入积极性不够,并且逐年下降,即便上级政府的投资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必将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部分,利用2002-2005年间11个乡镇的债权债务数据分析了乡镇负债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乡镇的债务规模在不同年度间变化并不一致,富裕乡镇债务规模最大,年度间变化幅度也为最大,而一般乡镇和不发达乡镇的平均债务规模变化幅度则小得多。尽管近几年乡镇债务规模在逐步增加,但相对债务风险并不算大。不过,富裕乡镇的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已达到较高程度,需引起高度重视。不同类型的乡镇不仅债务总额和债权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债务构成和债务用途的占比也有较大差异。总体看,近几年乡镇债务平均有28.2%是由公共产品的建设产生的,并且大部分是城镇基本建设负债中欠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学校和道路建设负债等。第七章为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税减免在没有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对一般乡镇和不发达乡镇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影响较大,而取消农业税附加对乡镇预算外收入的直接影响不大。由于上级财政给予的税费改革补助,导致乡镇实际可用财力减少很小,不发达乡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而一般乡镇和富裕乡镇减少的也非常小。因此,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不断增强乡镇财政和农村社区财力。第二部分,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分析表明,从保障公共产品供给角度来看,由于实施了税费改革专项补助,农村税费改革对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间接影响却很大。因此,要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创新农民自身供给的模式,确保乡镇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第八章为研究结果与政策建议。本章对全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抗震领域和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而考虑地基液化的影响使其研究更具有复杂性。目前,振动台模型试验在研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并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它的非接触性、快速识别性和标签
虽然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历来是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但目前仍处于“丛林之中”。国内较少有关于管理者管理行为类型的研究,即使有些研究中使用了管理行为类型,也是直接引用国外已有
超级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我国的粮食安全密切相关。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研发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目前
语言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国内外无数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继Robin Lakoff(1975)的研究以来,众多专家和学者,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运用不
本文将物流业增长划分为物流运力与物流规模,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提出以货物周转量、物流业增加值、GDP以及物流专利数量作为研
<正>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诗人。他能写出许多“与日月同辉”的不朽诗章,正是他那复杂的生活遭遇和极高的文学修养的结晶。《湘夫人》是一
应用工程类比法对榆树沟隧道二次衬砌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选取了Ⅱ类围岩浅埋、Ⅲ类围岩及Ⅳ类围岩三种不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类型,对隧道开挖后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力学状态采用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问题,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骨缺损处充填自体骨、异体骨、人工合成骨替代品等进行修复,但临床效果均不十分理想。以脂肪源性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骨组织工程在
线控转向系统是智能驾驶的核心底盘组件之一,实现了模块化结构,具有系统参数可调的特点,提高了车辆动力学系统设计的灵活性。然而,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模块和转向执行模块之间移除了机械连接,车轮和路面接触产生的路感信息无法直接反馈给驾驶员,影响驾驶员的转向感觉和车辆安全性,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对转向路感进行模拟,且由于驾驶员存在个体差异及状态波动,单一的路感反馈模式难以保证满足不同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