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题采取简单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温针灸组作为治疗组,以电针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温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的临床观察,探讨温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的有效性。方法:文献研究方面,整理了近十年为主的文献,主要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的沿革,重点综述了头针和体针对于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近况。临床研究方面,本题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的病人按1:1的比例,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除去主穴外曲池、臂臑、梁丘、足三里四个穴位行温针灸)和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除去主穴外曲池、臂臑、梁丘、足三里四个穴位行电针),每组各30例,两组在相同的环境下,分别进行治疗。每天治疗一次,一周总共治疗五次,三个星期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之后均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颁发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以及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价、评估,据此判断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辨证分型经成组t检验和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期间每组各脱落一例患者。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前后得分情况分析,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恢复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8例,稍微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基本恢复1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9例,稍微进步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经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评价运动功能的简化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提高(P<0.01),两组组间比较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值经成组t检验(P<0.05),就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方法对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更优。而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两组治疗后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差值经成组亡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更优。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温针灸、电针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均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方面,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以及总体有效率经t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认为,采用温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其他文献
记者孟庆普9月11日从甘肃省徽县部分群众血铅超标事件处理卫生专家组获悉,目前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务之急是根据国家有关铅中毒的处理方案尽快摸清受铅危害的各类人群底数,
【正】 1.西德的各情报中心正全力向计算机化迈进。虽然他们目前使用的计算机还存在两大类型,一是西门子公司产品;一是IBM系列产品,他们数据库工作的起步迟于美国等其他国家,
大学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的优势潜能、兴趣和特长。认识和发掘优势潜能是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十分重要。认识和发掘优势潜能
【正】 县科委情报工作的重点放在哪里,是把搞到的情报送到用户手中了事,还是协助用户把情报应用在生产上,在那里开花结果。这是在情报界有所争论的问题。1982年,我们作了大
【正】 美国一家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一种不用电的冰箱,适用于无电力供应的深山僻壤、边远地区使用,更适合野外作业和生活中使用。这种冰箱是根据液化丙烷挥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热
【正】 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村办玻璃厂,是1980年在小砖厂的基础上办起来的。职工由七十三人扩大到现在的四百二十六人,产品由生产红砖发展到生产玻璃、纯碱和水泥。1983年上
【正】 养猪专家认为,生猪长到60公斤左右出栏最好,最重别超过70公斤。其道理是:其一能解决当前市场瘦肉少肥肉多的矛盾;其二符合肉猪生长规律;其三是养猪户效益高。
【正】 人们要维持生存不能没有氧气。然而,每当我们呼吸的时候,实际上却在损害着肺。氧能与我们体内细胞膜中的脂肪层起反应,并将其转化成称作环氧化物的致癌物质。而当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