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对植生滤带削减面源氮磷污染物的影响及VFSMOD-W模型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NSP)严重影响水环境系统及环境健康,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污染物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污染负荷空间的差异性、模拟与控制困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极大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度。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河岸带植生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VFS)系指靠近水域边并与水体发生作用的陆地植被区域,已被美国农业部推荐为控制面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而在中国,对于河岸带植生滤带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且地下水位波动对植生滤带削减面源污染效率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而有效的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江汉平原典型面源污染区域,通过土槽装置模拟径流实验和重污染河段设置植生滤带试验区,分别探讨较浅和较深地下水位存在条件下,面源氮磷污染物于植生滤带的传输机制,并结合VFSMOD-W模型和简单的氮磷传输经验模型以模拟评估面源氮磷污染物于河岸带植生滤带的传输。研究适用于汉江流域的具有高效污染物阻控效果河岸带植生滤带配置模式,进而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科学管理及污染修复提供参考。具体结论和认识如下:(1)土槽装置的植生滤带实验,探讨了较浅地下水位条件下(地下水位深度分别为0.08 m、0.22 m及0.36 m),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沉积物、总氮(TN)和总磷(TP)的削减效率。并结合溴示踪方法,分析地表径流出流及土槽侧向出流中氮、磷和溴元素迁移行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研究发现地下水位的下降、较小的植被间距、较缓的坡度及较小的降雨强度更有利于植生滤带削减地表径流、沉积物、总磷、总氮和溴(Br-)的传输。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沉积物、TP、TN和Br-和的削减效率分别为27%-96%、62%-98%、39%-96%、21%-95%和33%-94%。浅层地下水位深度(0.08 m、0.22 m及0.36m)影响植生滤带的地表径流出流及侧向出流的水文响应,且地表径流出流和侧向出流的稳定相对流量线性拟合较好(R2=0.95)。地表径流沉积物产生量(Sed)与地表径流出流总量(Q)及流量峰值(Qp)存在非线性关系(Sed=6E+06·(Q·Qp0.93,R2=0.96)。植生滤带对TP、Br-和TN的削减效率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该模型基于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量和沉积物的削减效率(TPret=54.5+0.76·Qret-0.32·Sedret,R2=0.98;Br-ret=-12.4+0.73·Qret-0.40·Sedret,R2=0.95;TNret=-49.33+0.34·Qret+1.06·Sedret,R2=0.95)。地表径流出流中,TP和Br-的平均对浓度小于1,且随地下水位深度的下降和植被间距的减小而减小,随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而TN的相对浓度均呈幂函数(C/C0=a×t^b)降低,且相对浓度≥1。土槽侧向出流中,TP、Br-和TN相对浓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相对浓度的上升阶段均可用幂函数方程(C/C0=W×tE)进行描述,以反映土壤胶体、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或铁氧化物等对水中的氮、磷和溴的吸附、解析或拦截等作用。(2)通顺河流域毛嘴段典型面源污染区建立岸边植生滤带研究示范区,分析地下水位较深条件下(地下水位深度>1.8 m),不同长度植生滤带条件下,地表径流、沉积物、氮等污染物于地表径流出流中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传输机制。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和沉积物的削减效率范围分别为16.47%-81.44%和21.17%-87.58%。实验期间地下水位深度均>1.8 m,故其对植生滤带的削减效率的影响小于滤带长度和入流流量。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中TN、NH4+、NO3-和NO2-的削减效率范围分别为24.70%-88.47%、14.77%-87.73%、10.51%-82.97%和8.10%-82.81%。植生滤带地表径流入流及出流中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均成幂函数降低。地表径流出流中氮的形态以NO3-为主,颗粒态氮含量大幅度降低。土壤样品氮含量分析发现,一场实验尺度条件下(1 h),影响土壤氮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表径流入渗迁移,土壤全氮在土壤表层含量较高,含量随深度下降呈递减趋势,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会随入渗水分迁移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淋溶损失。实验后一周尺度内,影响土壤氮形态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内部的化学反应及土壤水的迁移扩散,表层和深层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而铵态氮含量降低但不明显;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加可能与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及大气氮沉降相关,而深层的硝态氮含量增加则主要是由上层土壤硝态氮随水分向下迁移引起的。实验后一个月尺度内,影响土壤氮形态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吸收利用及微生物作用(反硝化、矿化作用等)。VFS1场和VFS2场植生滤带区的植物地上部分N吸收负荷量占进水负荷的比例分别为(45.2±0.3)%和(55.5±0.5)%,所选植物地上部分对面源污染N的富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应用VFSMOD-W模型对实验的水文及沉积物的传输进行了模拟,且结合简单氮磷运移模型对溶解态氮(DN)/溶解态磷(DP)的传输进行预测,并对重要输入因子进行校正。结合VFSMOD-W模型和Simlab软件,通过Simlab软件对VFSMOD-D模型中重要输入因子进行全局敏感度及不确定性分析(Global sensitivity and uncertainty analyses)。通过逆建模(inverse modeling)方法,VFSMOD-W模型重要输入因子的校准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VFSMOD-W对水文及沉积物传输的模拟表现较好。对水文及沉积物的模型输出量、DP和DN迁移量的拟合效果显示,除地表径流传输率(RDR)和出流沉积物浓度(CSF)外,每个输出量的Ceff大于0.900,这些良好的径流传输量的预测也可以很好地预测DP和DN的传输量(Ceff>0.900)。Morris方法的全局敏感度分析结果发现,当浅层地下水位存在时,其深度(GTD)影响控制植生滤带效率的重要因子的组成模式。土槽装置植生滤带试验的浅层地下水位深度较浅(<0.5 m),故GTD和土壤饱和导水率(VKS)的相互作用变得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饱和土壤含水率(OS)及滤带宽度(FWIDTH)对径流输出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对沉积物的输出结果部分,GTD和VKS共同控制着VFS中沉积物的沉积,其次影响沉积物输出量的重要因子依次是沉积物颗粒粒径(dp)、FWIDTH、OS和滤带修正曼宁系数(VN)。试验区植生滤带试验时的浅层地下水位较深(>1.8 m),VKS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他输入因子依次是滤带长度(VL)、FWIDTH、OS及GTD。对于沉积物的输出结果部分,影响SDR的重要输入因子依次是dp、VL、FWIDTH、VKS、OS及GTD。Extended Fourier Analysis Sensitivity Test(Extended FAST)方法对所选输出结果概率分布进行全局不确定性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表示超过期望值或设计值的概率。如果设计需要削减80%的地表径流的传输(RDR<0.20),对15 m长的植生滤带来说,模型模拟的RDR<0.20的概率为0.61,而滤带长度为5 m时,模型模拟的RDR<0.20的概率小于0.10,这说明该植生滤带条件不符合设计需求。基于VFSMOD-W模型的良好表现,管理者可用此模型设计植生滤带,制定不同植生滤带的最佳管理作业方案(如根据不同的地下水位深度设计不同的植生滤带长度及植被密度等),以控制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物的传输,降低面源污染对汉江水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土槽装置模拟径流实验和通顺河流域毛嘴段典型面源污染区设置植生滤带试验区,初步明确了较浅(深度<0.5 m)和较深(深度>1.8 m)地下水位对植生滤带削减面源氮磷污染物的影响机制。浅层地下水位存在时,结合VFSMOD-W和Simlab软件,初步明确不同地下水位深度(GTD)影响控制植生滤带效率的重要敏感因子的组成模式,以更有效于制定不同植生滤带的最佳管理作业方案。
其他文献
文物古建筑——我国的艺术瑰宝库,既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广大群众、中外游客观光历史文化的场所和旅游景点。结合实际,破解西藏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难题,不断提高文
本研究基于湖北省17个降水监测站点1989~2008年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分别统计出湖北省各统计站点的年、季、月降水特征值、20a内各年份的年、季、月降水特征值作为本文重要的线
介绍一起因&#39;控制回路断线&#39;信号漏发而未被及时发现,导致遇故障开关拒动,造成事故范围扩大的案例,通过具体分析找出内在原因,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望
<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2015年12月底经党中央、国务院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并出现问题的关口下批准成立的。正式运营从2016年3月25日至今已经一年多。在这个阶段,我们也
会议
目的 利用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手段,对青少年颈椎钩突与横突孔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6~20岁青
目的对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对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性的胰岛
目的:通过对14~18岁青少年C3~7椎弓根CT影像学扫描,探讨其椎弓根的发育规律和特征,为青少年C3~7椎弓根内固定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颈椎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部因长时间缺血,血管再通血后加重缺血性损伤造成的。在CIRI过程中,活性氧的
点一炷香,静静观详,星点火光像刚睡醒的孩子那朦胧的双眼,懒懒地眨巴,袅袅轻烟,悠然上升……“不会吧,那烟往下倾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