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以数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主要的增长点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电信服务的价格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政府加入WTO相关《基础电信协议》的承诺,2007年中国电信市场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国内的电信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电信价格规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选择研究我国电信价格规制问题,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本文首先对电信产业特征、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这是电信价格形成机制的客观基础。其次,阐述了价格规制的理论和方法,比较研究了国外电信价格规制方式。最后,对我国电信价格规制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现行电信价格规制模型,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114件电信价格信息加以分析,得到地区经济因素与电信价格调整频数的关系,由此给出现阶段我国电信价格规制的政策建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我国电信企业的资本性支出成本与企业的收入关联度最大,体现了政府规制政策中低效率的“A-J效应”。由“4厂商集中度”和赫弗因德指数分析得到,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仍具备高寡占型的市场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行业新进入者往往比传统电信运营商更有可能背离合作定价。当降价并不显著影响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减少或者行业毛利率相对较小时,传统电信运营商将为行业新进入者降价提供价格伞。研究还表明,政府在电信价格规制实践中,可以考虑采用选择性定价,并针对低收入群体采取亲贫规制的对策。研究发现,当前电信市场竞争中价格竞争最为激烈的前四类业务领域依次为:蜂窝移动通信业务、固定通信业务、数据业务、增值业务。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电信价格的监管以及运营商之间的电信价格竞争,仍主要集中在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庞大、利润较高的固网语音业务和蜂窝移动通信业务领域。研究还发现,在现阶段,我国地区经济因素与电信价格波动存在局部相关性,而在更多的区域则呈现无关性。这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由垄断市场向竞争市场发展的过渡阶段,电信价格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性,因此,对于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的电信价格规制,政府主管部门更应注意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并规范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竞争秩序。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电信产业竞争格局和价格规制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市场机制在电信价格形成机制中的自组织作用,积极培育市场竞争力量,创建更具竞争的市场结构,建立独立的价格监管机构,根据价格规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域特征,有的放矢地实施电信价格规制,最终向放松规制过渡,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