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协同抗震体系桥梁地震响应和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p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给桥梁带来的震害,尤其是后续的次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桥梁的抗震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而简支梁和连续梁桥因其适用性强、构造简单、容易标准化、利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中小跨径的桥梁中。这类桥梁一般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通过桥墩负担结构的地震力来抵抗地震作用的,该设计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经济性欠佳。为了改善传统抗震设计理念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抗震结构形式来满足现代桥梁建设的需求,即利用桥墩和桥台共同承担地震力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某一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利用用动力时程方法对桥梁进行顺桥向地震反应分析,来研究不同参数变化下对墩台协同抗震的影响,具体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桥梁震害的资料,总结了桥梁发生震害的主要破坏形式以及桥梁发生破坏的原因。2、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的成果上,进行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选择,为本文后续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以某跨连续梁桥(20×4)m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动力计算模型,为主梁、桥墩、桥台、支座等选取合适的模拟方式;对桥梁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并给出了前十阶振型的频率、周期、振型特征;基于模型查找相关的规范,选择合适的地震波。3、对不同支座类型下的桥梁地震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全桥支座采用滑板支座时对墩底顺桥向的剪力和弯矩、桥台顺桥向受力、主梁顺桥向位移、墩梁相对顺桥向位移的影响,并与全桥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时的内力和位移进行对比分析。4、探讨不同垫块刚度值对墩底顺桥向剪力及弯矩、桥台顺桥向受力、主梁、支座顺桥向位移、墩梁相对顺桥向位移等的影响,取得最优刚度值。5、在垫块刚度研究的基础上,再对滑板支座摩擦系数变化下的桥梁地震反应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摩擦系数u的变化对墩底顺桥向剪力及弯矩、桥台顺桥向受力、主梁顺桥向位移、支座顺桥向位移、墩梁相对顺桥向位移等的影响。6、由第三章的关于支座布置方式、垫块刚度、摩擦系数变化下的地震响应规律性研究,本章通过对一座实际桥梁进行抗震设计研究,从墩底剪力弯矩、桥台受力、主梁截面位移、墩梁相对位移方面来考虑和确定支座布置形式、垫块刚度值和摩擦系数值。
其他文献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关磁阻电机具有运行转矩大、低损耗、高效率、调速范围广等优点,与其它类型电机相比,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很大的潜在优势,但由于其绕组散热面积小,温升问题严重,因此对其进行散热性能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液冷开关磁阻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进/出液口位置对并联流道散热性能的影响,针对液冷式散热结构的不足,提出液冷复合式散热结构,
出租车是一种按里程或时间收费的小容量交通出行工具,因其便捷、灵活等优点,吸引了一定的客流。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出租车行业积累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高峰期、人流密集地排队打车的现象频发,平峰期车辆巡游扫街,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出租车出行的规律和模式,寻找影响出租车供需关系的因素。出租车数量多、规模大、流动性强,难以从整体上有效认识
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装配式组合梁双非耦合结构行为及计算理论研究”(cst2018jcyj AX0509)的资助下,为研究集束键群装配式组合梁抗弯刚度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和变形分析方法,开展以集束度(定义为单排预留孔中剪力键数量/全梁剪力键数量)为试验参数的装配式群钉组合梁加载试验,推导装配式组合梁加载至破坏阶段的非线性刚度及变形计算方程,进行装配式组合梁变形影响参数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探讨了装配式组合
为了减少传统燃油汽车对石油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电动汽车逐步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而纯电动汽车能源系统的锂电池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存在受工作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的缺陷,所以有必要设计合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来使电池始终处于合理的温度范围内。本文主要针对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问题和散热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电池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测试,将温度变化进行了采集。之后,用实验电池的数据构建了电池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了数值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载荷的日益增加,地铁成为扩大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手段。虽然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地铁车站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多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时常发生施工事故。实际上,安全风险的爆发蕴藏在一个复杂因素的耦合系统中。而宁波的软土地质特点,使得其在多种风险因素耦合作用下,极有可能由于车站基坑变形过大而造成风险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以宁波地铁红联站为工
塑料具有易成型性、高稳定性、高强度性以及良好的绝缘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减磨、减震和降噪。随着轻量化和节能化等概念的提出,“以塑代钢”的理念逐渐覆盖了各领域,塑料已经在金属、木材以及无机材料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替代效果。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塑料件在汽车上的比重逐渐增加,其中保险杠作为较早转变为塑料制品的部件,在注塑成型方面已经了有不少的研究。但保险杠作为最重要的汽车保护件,聚丙烯(pp)保险杠的强度已经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数量开始快速增多,小净距隧道作为最常见的隧道类型,因为其施工的便捷加上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山区隧道工程建设。但由于小净距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条件与地形条件较差,不合理的施工会导致围岩变形过大甚至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由于岩层的节理分布往往会导致隧道出现地质偏压现象,而这种情况下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相对于地形偏压隧道来说更为复杂,特别是小间距隧道,
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服役环境中CFRP加固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而湿热环境对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湿热环境下CFRP加固RC梁(钢筋混凝土梁)损伤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实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探究CFRP加固RC梁湿热环境/荷载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伟大成绩,其中曲线梁桥由于具有良好的线形、外形美观、具有交通转向功能而广泛运用于城市桥梁中。但是近些年来,桥梁倾覆事故发生频繁,引起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对曲线梁桥抗倾覆稳定性能的相关评价方法还不够深入,前人学者研究所采用的倾覆轴线法计算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将梁体理想化为刚体而忽略了其处于弯、剪、扭的复合受力和弹性变形状态使得结果与实际有稍许差别。因此本文
隧道建设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工程,其安全性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支护结构可靠性的研究还较少,即对隧道工程的风险预测及有效安全评估还存在不足。对此,本文以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柏村沟隧道开挖工程为工程研究背景,借助MIDAS/GTS和FLAC3D软件以及MATLAB软件和origin软件,研究了巴东组地质围岩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的可靠性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隧道围岩的蠕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