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中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对蛋白核小球藻富集Cu2+的影响机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附水体的重金属,而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天然水体中的有机配体,影响着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对象,研究了活体小球藻对Cu2+的吸附行为,同时研究了小球藻、DOM以及Cu2+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监测了太湖水质的指标,结果显示:水温变化趋势是3月份达到最低值11.5℃,7月份最高水温达到31.2℃。水体pH值变化在610范围内,电导率的变化范围为3271202μS/cm,溶解氧DO的变化范围为5.513.2 mg/L。由测得的总N和总P显示各采样点处的水质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采用树脂富集-透析袋分离-冷冻干燥的方法将太湖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分离为<500Da,500-1000Da,和>1000Da三种分子量成分,定义为F1,F2,F3,其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二、考察了小球藻与Cu2+二元体系的吸附动力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对不同浓度Cu2+的吸附于1 h内基本达到平衡,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在10-20℃温度范围内,Cu2+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大于25℃,吸附量降低。在pH值范围内,小球藻对Cu2+的吸附能力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三、研究了DOM对Cu的生物有效性影响。结果表明:DOM的存在提高了小球藻对Cu2+的耐受性,其中大分子量的DOM更能增加小球藻的耐受性,使得溶液中Cu2+浓度最高达到0.028 mmol/L,且多数情况下增加DOM浓度也可以增加小球藻对Cu的耐受性;F1、F2和F3存在下,对于相同Cu2+浓度而言,其小球藻的吸附量反而低于无DOM存在时的吸附量,即表现为对小球藻富集Cu2+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DOM分子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然而随着Cu2+平衡浓度的增加,存在一个转折点使小球藻富集Cu2+起促进作用。推测可能与Pb一样形成的三元缔合物,即DOM先于Cu2+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二元配合物,接着该络合物继续与小球藻表面吸附位点结合形成三元缔合物;用0.01 mol/L EDTA洗脱实验表明DOM存在下,当Cu2+初始浓度为6.25×10-3 mmol/L时,小球藻的吸附量和吸收量均减小。当Cu2+初始浓度为1.56×10-2 mmol/L,F1表现为Cu的吸附量和吸收量都增加,而F2和F3的表现与F1相反,由此,我们推测在上述三元体系与二元体系中吸附量出现的交点,其后应该是形成了DOM-Cu-藻三元缔合物,且该三元缔合物的形成对DOM、Cu和藻浓度存在一个浓度范围的要求。实验表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DOM分子量和小球藻相关,当未形成三元缔合物时,DOM对小球藻富集Cu2+起抑制作用,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且分子量越大,生物有效性越低,当DOM与重金属、藻形成了三元缔合物时,增加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该研究对评估水环境中的Cu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病死率逐渐升高,早期无明显症状,时间长了会出现肝脏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晚期会出现昏迷、腹腔
近年来,公司聚焦销研产协同,加快推进质量效益型战略,增强了搏击市场的能力。主导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较大突破,产品与品牌宣传得到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形象和板材竞争
<正> 我们越来越感到要谈中国文化无法回避巫术和宗教。所谓巫术,讲穿了乃是一种在原始思维指导下而产生的人类行为方式。可以说,如果不从思维方法加以剖析,就不可能从本质上
近年来,国内私募基金市场高速发展,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71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81739只,基金管理规模13.74万亿元。但是,我国私募基金市场高速发展的同
基于华菱涟钢2250热轧生产线的实际生产数据,建立板坯入炉温度、出炉温度及在炉时间与加热炉燃耗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产品大纲、工艺要求及上下道工序生产状况制定基于最小
日前笔者走访了几家大型养殖企业.后又与几家中小企业朋友进行了座谈。笔者发现,畜牧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相当困难。
造纸行业属于工业废水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造纸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加大,造纸工业属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企业,纸
近年来,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功能性区域经济概念逐步深化的影响下,城市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困境,于是将城市的规划目标转移到旧城改造和区
隐裂牙牙髓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该疾病表现为牙髓变性、炎症等[1].牙隐裂是指发生在牙冠表面,不易发现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多由牙齿结构的内因和过大的咀嚼力等外因引起,初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妊娠糖尿病(GDM)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