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金融经济学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证券交易机制对交易价格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讨论市场有关交易制度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应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系统、完整评价指标体系打下基础。
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及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相关概念介绍;第二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全文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第2章详细阐述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各种代表性的理论,并介绍了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研究现状。第3章介绍了国外成熟市场以及我国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
第二部分,第4章开展了涨跌停限制制度对股价行为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关于涨跌停限制制度的三个假说,并研究了涨跌停频率与公司特性的关系;第5章,采用了股价的方差比检验模型以及日内流动性变化趋势模型,检验了价格形成方式(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对股价波动性与流动性的影响;第6章,通过研究报价价差成分:信息不对称成本在年报公布前后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我国股市信息披露机制与内幕交易的问题;第7章,利用中国股市高频数据和日间数据,研究了最小报价单位与买卖价差、市场深度、市场交易活跃程度等流动性代理指标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前面几部分的实证分析,给出了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并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