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纹伊蚊发育特征及感染登革病毒媒介能力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zheng5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对白纹伊蚊幼虫的生长发育、成蚊密度和登革热流行趋势的影响。以实验室环境作为对照,模拟野外环境,探索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和传播登革病毒的能力,为后续研究我国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感染性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野外采集的广州株和实验室驯化的实验室株白纹伊蚊均在野外环境和标准实验室环境进行幼虫生命表实验,记录幼虫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不同实验环境下不同季节幼虫的发育差异。在野外环境进行成蚊夏季和冬季生命表实验,记录分析夏冬季成蚊的生存和产卵情况。采用BG-Sentinel trap(BG-trap)在广州市校园、公园、小区三种不同生境开展为期一年蚊虫种群密度调查,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每月登革发病人数与温度、降雨量和白纹伊蚊密度的关系。分别于人工气候箱模拟广州夏季野外环境和标准实验室环境,口饲感染白纹伊蚊登革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第7天、14天蚊虫头部、卵巢、中肠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量。结果:野外环境下,广州株白纹伊蚊不同季节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季节幼虫发育至羽化的时间不全相同,春季约15日,夏秋季约9日,冬季约22日,春季和冬季的发育时间与其他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有效积温理论,白纹伊蚊羽化的起始温度T0估值为15.178℃,羽化所需的有效积温估值97.185度·日(℃·d)。夏季成蚊生存中位时间为18天,冬季为4天,温度低于15℃时可明显降低成蚊生存率。广州校园、公园和小区生境共捕获白纹伊蚊成蚊1028只,雌成蚊534只。GEE模型分析结果为:月最高温度升高1℃,1个月后的登革发病数增加1.806倍;每个BG-trap诱捕的白纹伊蚊雌蚊密度增加1只/天,当月登革发病数增加0.779倍。模拟广州夏季野外环境下,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的第7天中肠、卵巢和头部的感染率分别为93.3%、83.3%、73.3%;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的第7天和第14天这三个组织的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模拟野外条件下第7天卵巢感染率和头部感染率高于标准实验室条件。结论:野外环境下不同季节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夏秋季发育时间比春季和冬季短。温度低于15℃时,约有一半成蚊不能存活。广州市学校、公园、小区三种生境的蚊种种群构成有统计学差异,登革发病人数与前推一个月的最高温度和当月的白纹伊蚊雌蚊密度有正相关关系。在广州夏季,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扩散至其头部的最佳时间不超过7天。
其他文献
数据中心中存在丰富的链路资源,从源端到目的端往往有不止一条的可用路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TCP,MPTCP),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能的要求要不断提高,使得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已越来越接近其稳定极限运行,而由系统弱阻尼诱发的低频振荡问题已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
近年来稻曲病发生日渐增多,已由水稻上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可造成水稻减产、稻米品质下降、产生毒素危害人畜健康等问题,因此其病原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静物的绘画语言从早期单一的对现实的再现趋于多元化。笔者在梳理了各时代背景下的静物作品后,决定创作《易碎的联系》系列作品,试图以“物”为切
顾随曾尝试过多种文体的研究与创作。在古代戏曲方面,顾随曾仿照元杂剧的体例创作杂剧六种,亦在其论著中发表了一些与古代戏曲理论相关的观点。本文对其杂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对其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顾随在1934年开始进行杂剧创作。其杂剧的题材或来自于古代小说,如《夷坚志》《青泥莲花记》《聊斋志异》;或来自于民间传说,如梁祝爱情故事;或来自于史书,如《史记·李将军传》。除此之外,亦有原创的故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因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过度排放了CO2、CH4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并最终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发展沼气既能
嵌入式系统在当代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到游戏机,大到航空航天电子设备,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讲,内存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嵌入式C程序中常常利用位域来节省内存。但是由于位域内存布局的复杂性,导致开发人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引入一些代码缺陷。而这些缺陷很难通过人工排查定位,因此一种自动化的检测工具十分必要。代码缺陷检测系统(Defect Testing System,DTS)是一款静态代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和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
药用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能够合成多种单萜吲哚生物碱(MIAs),并且很多单萜吲哚生物碱的药学功能已经得到了深入解析,其中包括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癌药物长春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用类植物,全草可入药,有一定毒性。目前在长春花中已提取出多达130余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Vinblastine)是一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