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进入新城市时代,城市人口不断超越农村人口的同时,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精明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进入剧烈变化时期,空间重构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以济南市为例,在总结大量基础理论、分析诸多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地理计量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展开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研究。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是复杂的,不仅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交通状况、政策规划等传统动力,还包括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精明增长理念等新城市时代的新型动力。这些动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城市的空间重构。分析发现,济南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经历了自由扩展、南北约束、填充扩展、突破扩展四个典型的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由“中轴对称”到“一城三组团”再到“一城两区”发展。现阶段,能够充分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交通干线结构、城镇等级结构、城镇职能结构等都呈现出新的面貌。在分析济南近期城市人口变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空间重构的三个典型规律: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不平衡且具有突变性、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动明显且总量减少、城市人口总量增长且最终会实现稳定。济南城市人口重构呈现两种类型——“核心增长型”和“两翼增长型”。基于三次产业及8个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空间分析,得出济南经济空间重构的四大典型规律:第一产业空间压缩、非农产业空间转换剧烈、第三产业空间整合提升、市区经济空间重构尤为明显。在济南内部空间重构的同时,济南城市外部空间也产生了重构,从济南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两个地域范围出发,利用城市外部空间张力模型计算发现,济南城市外部空间张力几乎是最大的,它在城市外部空间重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研究发现,济南城市空间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大省小省会”现象突出、区域中心地位下降、城市功能高度重叠、中心城区极化发展、城区空间差异性明显和空间竞争激烈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优化对策,如: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区域和谐发展,加强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作用,加强城区内部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支撑能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推动城市创新、构建信息城市等等。
其他文献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与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东南与菲律宾海相邻,北部是黄海,是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构造、形成演化的重要窗口的。东海处于
当今信息时代的电子作战系统中,雷达和干扰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雷达用来对目标准确地探测、定位和跟踪;侦察干扰机用来阻止和破坏对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保证己方信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