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家谱GIS的古今地名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与文化共生并同步发展,因此每个地名都蕴含了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文化内涵。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产生和消亡的地名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这正是构建家谱GIS在历史重现方面所需要的数据支撑,是研究家族空间分布、家族迁徙的重要基础数据。研究家谱中古今地名的数据建模方法,建立满足家谱GIS需求的古今地名时空数据组织方式,是构建家谱GIS的基础,也是古今地名时空数据在现代GIS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本文立足于家谱GIS的需求,从讨论时空观与地理认知出发,总结时空数据模型研究现状。结合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建模方法,分别讨论家谱GIS中古今地名的概念与地域性、指位性、稳定性与历史性四种特性,从宏观上提出古今地名时空建模方法。从时间粒度单位与纪年方法两个方面讨论了古今地名时间表示方法,总结了古今地名时间常用的不同纪年方式及其转换方法,确定了以公元纪年为粒度单位的时间数据组织方式,在研究空间信息、相关名称、隶属关系与地名类型四种地名沿革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期地名”的古今地名生存期概念建模方法。在对古今地名的空间特征、命名及名称变化规律、以及分类体系与隶属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形式化的方法建立图形化的古今地名时空概念建模框架。在概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建模方法设计古今地名时空数据组织逻辑模型,建立古今地名的时空数据库并提供了编辑与更新地名的有效方案,实现古今地名的显示与地名沿革查询。   通过对特定时间点的地名查询与对古今地名沿革过程的查询,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初步实现了古今地名的GIS可视化,显示不同时期地名分布以及地名的沿革过程,能够较好地促进家谱GIS研究与应用。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经济与社会现象,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砥柱,而我国东部沿海
黄泛区是黄河历史上经多次决口泛滥、改道沉积所形成的自西向东带状分布的大片冲积平原。该区耕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该区人口密度也大,近年来内整个生态环境受
当前,我国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问题正日趋严重,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水资源日益稀缺,各种用水矛盾全面激化。传统的以供给管理为主、部门分散管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有
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评估工作逐步凸显出了它在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地位。但是现阶段还有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仍在运用传统的估价方式,仍旧以手工处理为主要
学位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重大工作目标,并且即将出台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