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局部相关细胞因子变化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相关细胞因子在下生殖道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探讨相关细胞因子在疾病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选取健康人群组,用ELISA法检测月经期相关细胞因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VLF中CD4+/CD8+的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激素水平,分析月经期局部免疫反应的变化。2、分成三组人群收集阴道灌洗液:(1)35名健康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2)35名细菌性阴道病育龄妇女。(3)35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育龄妇女。用ELISA方法检测三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IL-2、IL-8、IFN-γ、IL-4、IL-13、IL-10、和IgE的水平。3、通过统计方法ROC曲线评价各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并确立诊断点。结果:1、激素和CD4+/CD8+比值随着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CD4+/CD8+和激素呈负相关。卵泡期与IL-8、IFN-Υ呈负相关。年龄与IL-8呈负相关。年龄与IL-10呈正相关。2、细菌性阴道病组IL-2有显著性下降,IL-13、IL-4、IL-10有显著性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IFN-γ、IgE无显著性差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IFN-γ有显著性下降,IL-2、IL-13、IL-4、IgE都有显著性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IL-10无显著性差异。3、ROC曲线分析发现,IL-2/IL-10和IFN-γ/IL-13作为新变量表现出更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用Youden值法确立两种疾病的诊断点。结论:雌激素对局部免疫有影响,会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月经期和年龄与相关细胞因子有相关性。结果说明局部免疫系统与月经期和年龄有关。Th1/Th2的不平衡普遍存在于两种疾病当中。IL-8的不升高和IL-13的升高是BV患者的主要特点。IFN-γ的降低和IL-4、IL-13升高是VVC主要特点,IgE的升高说明VVC存在局部超敏反应。正因为局部免疫反应是一个Th1/Th2的动态平衡过程,ROC曲线评价发现单方面的细胞因子无法诠释整体,将两个变量引入临床诊断价值更大,能更好的体现免疫机制特点。分析两种疾病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帮助更好的控制感染。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中医手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明确.但手法的具体效应机制尚不清晰,且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这导致临床疗效层次不齐,也严重阻碍了中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