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2P)+H2 及其同位素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三原子放热反应,也是气相反应动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元反应。在本论文中我们把绝热的含时波包和RPD(reactant-product decoupling)反应散射计算扩展到了能够包括F 原子外壳层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非绝热计算,并在ASW(Alexander-Stark-Werner)势能面上研究了这些反应的非绝热效应。在F (2P3/2, 2P1/2) +H2的非绝热反应中,我们发现电子的耦合势和Coriolis 耦合对基态反应的影响在高能处比较明显,而在低能处比较小。电子的非绝热耦合势对激发态活性的影响非常大,Coriolis 耦合对激发态几乎没有影响。在计算F (2P3/2,1/2)+HD 反应时,我们给出了两个产物通道的自旋-轨道基态和激发态的积分截面等。在HF+D 产物通道积分截面上的共振峰高度虽然比实验结果还要稍大一些,但远小于在SW 势能面上绝热计算的结果。这表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在这个反应中的影响比较明显。在F(2P3/2, 1/2) + D2 (v=j=0)的反应中,我们给出了多态计算的自旋-轨道基态和激发态总的积分截面和平均的速率常数,由于自旋-轨道激发态的速率常数对平均速率常数的贡献非常小,因此自旋-轨道基态的速率常数与平均速率常数基本一致。此外,我们采用非绝热的RPD 法计算了包括电子自旋-轨道耦合的J =1/2的F (2P1/2) +H2反应,给出了这个反应的态-态总反应几率、振动态反应几率、转动态反应几率及在三个不同的碰撞能处的产物v=2 和3 的转动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