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后引流淋巴结CCL19变化及其抗体延长植片存活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引流区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局部淋巴引流的主要区域。 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同侧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lymphnodes,SMLN)、对侧SMLN、同侧颈浅淋巴结(Superficialcervicallymphnodes,SCLN)及对侧SCLN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的数量及ELISA方法检测趋化因子CCL19的表达变化情况,同时分别摘除上述各组淋巴结,分成五组:A组: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B组: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同侧SMLN摘除;C组: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对侧SMLN摘除;D组: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同侧SCLN摘除;E组: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对侧SCLN摘除,观测各组植片存活及排斥情况。 结果: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内,同侧SMLN内趋化因子CCL19的表达持续增强,与之相对应的是DC细胞数量的增加(P<0.01),而同侧SCLN及对侧SMLN、SCLN内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正常大鼠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8.25±2.43)d,B组植片存活时间为(13.54±1.17)d,明显延长(P<0.01),D组植片存活时间缩短(5.07±1.25)d,排斥反应明显提前(P<0.01),而C组及E组植片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分别为(8.36±1.96)d,(8.59±2.04)d。结论大鼠角膜移植术后颈部淋巴引流的区域主要为同侧SMLN;摘除同侧SMLN后植片存活时间延长,摘除同侧SCLN后排斥反应提前。 第二部分: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表达变化及趋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后同侧SMLN内趋化因子CCL19mRNA在不同时相表达的变化及淋巴结组织液对DC的趋化能力变化,探讨趋化因子CCL19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分别建立大鼠同种异体正位穿透角膜移植模型及自体原位穿透角膜移植模型,用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角膜0d,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及自体角膜移植后1d、3d、5d、7d、10d、14d时的同侧SMLN内趋化因子CCL19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种模型在上述时相时同侧SMLN内DC的数量变化,并用Boyden小室观察不同时相淋巴结组织液在有和无抗CCL19抗体下对体外培养DC的趋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正常淋巴结内CCL19mRNA的表达为0.358±0.072,DC细胞为0.480±0.056;自体角膜移植术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mRNA的表达及DC的数量均升高,持续至术后第3d(P<0.05),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mRNA的表达及DC的数量于术后1~3d与自体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持续上升至后期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自体移植组,于7d达高峰(P<0.01),分别为2.008±0.124和0.949±0.034,并且不同时相淋巴结组织液对体外培养DC的趋化作用增强(P<0.05),这种趋化作用可被抗CCL19抗体所阻断(P<0.01),与植片排斥过程基本一致。 结论:正常淋巴结内存在CCL19mRNA的表达和一定量的DC细胞;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同侧SMLN内CCL19mRNA表达持续增高,促进DC不断迁移进入淋巴结内进行抗原呈递,可能是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启动与进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部分:角膜移植后抗CCL19抗体延长植片存活的研究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抗CCL19抗体对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植片存活的影响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正位穿透角膜移植模型,将手术成功者分为A组、B组、C组及对照D组,均于术后立即及第术后3d、5d每只术眼每次球结膜下分别注射1μg/ml、10μg/ml、25μg/ml的抗CCL19抗体0.2ml,对照组(D组)球结膜下注射等量的磷酸缓冲液(PBS),对植片情况进行评分,观察其效果,并于术后10d,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同侧SMLN内DC的数量,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lymphocyteresponse,MLR)测定T细胞的增殖反应情况。 结果:各实验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17±2.89)d,(15.75±2.01)d,(20.19±1.88)d,对照组(8.29±2.57)d,与对照组平均存活时间相比,1μg/ml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10μg/ml组、25μg/ml组则明显延长植片存活时间(P<0.01),且25μg/ml组与10μg/m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侧SMLN内DC的数量在10μg/ml组、25μg/ml组明显减少(P<0.01),分别为0.754±0.027和0.521±0.034,而1μg/ml组及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分别为0.947±0.033和0.989±0.042;MLR结果显示:1μg/ml组及对照组淋巴结增殖明显(SI=5.25,4.98),且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10μg/ml组、25μg/ml组淋巴结增殖不明显(SI=2.68,1.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球结膜下注射抗CCL19抗体可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延长植片存活时间,并且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目的:内毒素血症(ETM)是临床医学面临的十分普遍和棘手的问题,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和临床预后。大量研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22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来适可)40mg,每晚1 次,治疗6 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
摘 要: 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要发挥其助力作用,就要运用合理的策略,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确立适当的目标,强化學习能力,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学会放松等方法,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对考试焦虑的管控,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学生学业的成功。  关键词: 考试焦虑 管控策略 助推成功  一、考试焦虑的两面性  考试焦虑指因考试评价压力引发的紧张、担心和害怕,以及伴随一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实践,旨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门课程,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更快地适应实际企业、电厂的工作特性。  关键词: 《单元机组运行》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单元机组运行》是电力高职院校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这门课程学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在教学内容要增加、教学时数要减少的条件下,必须对该课程的教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致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紧急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按Utste
摘 要: 信息化时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报道层出不穷,从事食品安全性课程教学的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课程组教师在分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要素的基础上,介绍了本课程组教师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专业能力 食品安全 高校教育  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
摘 要: 对“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学者们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通过“之子于归”表示的时态问题,用“这个女子已经出嫁”解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 汉有游女 之子于归 出嫁  一、“汉有游女”释义  对“游女”的理解,齐、鲁、韩三家都认为是汉水女神,刘向根据《鲁诗》说,在《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过汉皋,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與交甫而怀之。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