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钙钛矿相CsPbI3薄膜异质结的阻变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阻切换随机存取存储器(RRAM)作为一个典型的非易失的存储设备,具有简单的结构,可扩展性,快速的开关速度,低功耗和高集成度,为下一代计算系统中的信息存储和处理提供了有前景的应用。近年来,由于钙钛矿相CsPbI3优异的电学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RRAM应用领域的研究者的目光。然而,CsPbI3在室温下极易从立方相转变为非钙钛矿相,其在室温下的稳定相为黄相CsPbI3(δ-CsPbI3)。由于δ-CsPbI3在掺氟氧化锡导电玻璃(FTO)基底上采用旋涂法沉积方式成膜性不佳,故在FTO基底上纯δ-CsPbI3的阻变特性很难得到检测,前期研究表明,在通过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PMMA@CsPbI3复合薄膜制备的器件(Ag/PMMA@CsPbI3/FTO)中,δ-CsPbI3的忆阻特性得以检测和利用,但电阻开关比仅约为100,与目前其它先进材料的开关比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这成为阻碍δ-CsPbI3忆阻器实际应用的一个难题。为了提高δ-CsPbI3在RS存储器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采用蒸镀的Ag基底,使其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无定形AgOx,进而在其上制备δ-CsPbI3,最终制备成器件结构为Ag/CsPbI3/AgOx/Ag的忆阻器件。该器件在0.01 V的读取电压下,电阻开关比高达107,耐久性超过120次循环,保持时间超过10000s。通过对器件的传导机理进行分析,揭示出该器件在不同传导阶段分别符合肖特基发射、欧姆传导、陷阱控制空间电荷限制传导(TCSCL)、浅陷阱空间电荷限制(STSCL)传导。同时,在该器件中,界面型传导机理和导电细丝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另一项基于δ-CsPbI3的忆阻器的器件结构改进工作中,通过构建锐钛矿相TiO2界面层,应用低温溶液法制备了结构为Ag/PMMA@CsPbI3/TiO2/FTO异质结忆阻器件。该忆阻器在120次以上的重复测试中电阻开关比均大于5×104,较之于单层δ-CsPbI3忆阻器件(Ag/PMMA@CsPbI3/FTO)开关比提高了 1 000倍左右。持久性测试显示,开关比(105)能够保持5000 s以上。阻变机制分析和实验表明,PMMA@CsPbI3/TiO2异质结、PMMA以及电极都对该器件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传导机理分析指出,该器件在不同传导阶段分别符合欧姆传导、STSCL传导,导电细丝和界面型传导机制在该忆阻器件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多聚焦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来越广泛。大部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主要思路在于,将多聚焦图像融合的问题转化为区分聚焦像素和离焦像素的二分类问题,然后通过训练一个可以判别像素聚焦水平的卷积神经网络来产生决策图,最终在决策图的引导下完成多聚焦图像融合。然而,这些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仍然面临着一些不足
自1895年,X射线被伦琴发现以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具有无损、高时空分辨率和三维可视化等优点。随着X射线CT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图像的质量不仅需要高精度的CT扫描系统,还需要优质的图像重建算法。此外,CT扫描带来的辐射剂量过高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视频在日常生活、工业发展、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拍摄的画面发生不稳定的现象,这样不仅会给视频的观看者造成不良的观影体验,还会影响后续视频图像的分析处理及识别过程。因此,数字稳像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运动状态复杂的视频抖动,为了得到更好的运动估计模型,以及获取合适的滤波轨迹,保证视频稳像效果,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据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Breast Cancer,BRCA)现已占总体癌症发病的11.7%,成为了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和死亡均位于女性癌症首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数据的概念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乳腺癌领域,深刻挖掘乳腺癌的预后分子机制,寻找新型治疗靶标,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基于基因表达数据构建乳腺癌预后模型。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智慧化时代的到来,各类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出现,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建设开始步入快车道。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日渐加大,校园生态环境更是关乎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要提倡将各种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核心教育功能。本文课题以绿色智慧校园为目标,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的实践创新教育为动力,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基于新能源与物联网的校
高光谱成像技术主要用于获得同一场景在多个窄波段下的图像数据,它能够探测目标物体的空间结构和光谱反射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遥感监测、医学影像分析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由于高光谱成像系统工作在狭窄的波带上,为了保证足够的信噪比,传感器通常需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收集光子,从而导致高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远低于多光谱图像。如何将高光谱图像数据与同一场景下的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进行有效地融合,恢复重建得到具
电容层析成像方法(ECT)是一种重要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非接触式医学诊断、多相流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具有成像速度快,设备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其应用设备通常存在传感器极板布置少,成像系统的成像效果较差,分辨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在电容层析成像的原有成像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超分辨率的重建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数据集分别采用人体头部仿真的高采样率图像做标签数据,用低采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5G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PCN)将不断向电力物联网的方向演进,网络将会承载更多的业务且信息传递方式日益复杂;与此同时,大量新兴的电力业务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差异化也在逐步扩大,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在网络统一管理和网络资源统一调度方面有所受限,灵活性和扩展性不足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下的电力通信网便应运而生,SDN架构下的电力通信网能够方便地实现网络资源调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骨干通信网上的业务数量日益增多。由于新建光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有必要考虑在网络拓扑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路由优化改善网络业务的分布情况,降低业务拒绝率,提高网络的均衡度。论文针对电力骨干通信网中的路由优化问题,研究电力骨干通信网业务特性,开展电力骨干通信网路由均衡优化研究,构建最优化模型并提出模型求解方法。首先针对路由优化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开展电力骨干通信网负载均衡路由优化
本文基于国际电信联盟在WRC-19大会提议的5G候选频段24.25-27.5GHz(简称24GHz频段),结合我国在该频段下的相关无线电业务规划使用情况,研究分析 24GHz 毫米波通信系统(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MCS)基站与车载雷达之间存在的相互干扰情况。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分析总结了24GHz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和车载雷达系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