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节约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优秀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各种资源、能源、物力、财力的消耗与消费,甚至是过度的浪费和奢侈。而中学生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消费者,当今的节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一部分中学生的节约意识比较淡薄,其节约行为也被认为“过时”。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的节约行为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郑州市某高级中学为例,针对中学生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旨在发现中学生浪费行为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深入分析存在浪费行为的原因,着重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而对培养中学生的节约行为尽微薄之力。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节约行为与节约教育的内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中学生节约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第三部分从节约的反面对中学生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通过运用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旨在了解中学生浪费行为的主要表现,发现中学生浪费行为具有普遍性、无意识性以及从众性等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并归纳出四个主要原因:社会浪费现象严重、学校节约教育缺失、家庭节约观念淡薄、学生节约意识欠缺等。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培养中学生节约行为的对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节俭氛围,主要从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推行国情教育、大力开展社会节约教育活动等方面论述;第二,强化学校节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主要从丰富学校节约教育内容、优化学校节约教育方式、重视教师示范作用等方面论述;第三,发挥家庭节约教育的基础作用,主要从家长规范自身节约行为、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需求、引导孩子科学合理消费等方面论述;第四,激发中学生自我节约教育的积极性,主要从注重自我节约教育、树立个人科学的节约观、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