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和菘蓝SEP3基因不同剪接本以及菘蓝IiSEP1和IiSEP2基因功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研究了拟南芥和菘蓝SEP3直系同源基因不同剪接本以及菘蓝E类花同源异型基因IiSEP1和IiSEP2的生物学功能。拟南芥的AtSEP3基因和菘蓝的IiSEP3基因具有同样的剪接方式,可以产生全长剪接本(AtSEP3-2与IiSEP3-2)和缺少第六个外显子的可变剪接本(AtSEP3-3与IiSEP3-3),这种保守的剪接方式对植物生长过程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IiSEP3-2、IiSEP3-3、IiSEP1和IiSEP2蛋白的N-末端都存在一个核定位信号KRIENKINRQVTFAKRR,它们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几个蛋白质的C末端都有三个保守的基序,分别为SEP motifⅠ(FFQPLE)、SEP/AGL6motif(PILQIGY)和SEP motifⅡ(NNYMLGWLP),所以这几种蛋白质可能具有冗余性功能。采用qRT-PCR技术对AtSEP3-2、AtSEP3-3、IiSEP3-2和IiSEP3-3四种剪接本以及IiAP1、IiSEP1和IiSEP2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iAP1和AtAP1存在相似的表达模式,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表达,在花序、花、花萼和花瓣中表达,且在花序中的表达水平最高;IiSEP1、IiSEP2、AtSEP1和AtSEP2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表达,但在生殖生长阶段高水平表达;IiSEP1在短角果中的转录水平最高,而AtSEP1在雌蕊中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IiSEP2转录本在花瓣中的丰度最高,而AtSEP2转录本在雄蕊中的数量达到峰值;IiSEP3-2和AtSEP3-2在根和茎中不表达,在叶片中表达量很低;在花器官中,SEP3-2剪接本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IiSEP3-2在花瓣中出现峰值,AtSEP3-2在角果中丰度最高;IiSEP3-3和AtSEP3-3在根和茎中几乎检测不到信号,而在叶片中开始积累;IiSEP3-3在花瓣中的积累数量达到峰值,而AtSEP3-3在雌蕊中的丰度最高。同时,从蛋白质水平分析了AtSEP3-2、AtSEP3-3、IiSEP3-2和IiSEP3-3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积累数量。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在菘蓝的根和茎中检测不到IiSEP3-2和IiSEP3-3信号,但在莲座叶和花中可以检测到IiSEP3-2蛋白,在莲座叶、茎生叶和花中能够检测到IiSEP3-3蛋白。在拟南芥中,仅在花、雄蕊和雌蕊中能够检测到AtSEP3-2信号,而AtSEP3-3除了在根和茎中检测不到信号以外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都能够表达。以上结果表明,AtSEP3-2、AtSEP3-3、IiSEP3-2和IiSEP3-3四种剪接本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它们在开花转变和花器官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miRNA(artificial miRNA,amiRNA)技术分别对AtSEP3-2和AtSEP3-3剪接本进行了沉默,分析了AtSEP3-2和AtSEP3-3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miR-sep3-2和miR-sep3-3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营养阶段的生长状态更加旺盛,叶片面积变大,叶片边缘呈现出明显的缺刻表型。此外,在miR-sep3-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花萼和花瓣的排列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miR-sep3-2转基因植株中共有111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其中有559个基因上调,557个基因下调;miR-sep3-3转基因植株中共有1347个基因的mRNA积累水平发生了改变,其中879个基因上调,468个基因下调。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对AtSEP3不同剪接本编码产物调控的下游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AtSEP3-2能够直接结合至AGL17、AGL20、AGL42、ARF17、CCA1、FT、GI、GRF8、LFY、SEP3、SHP1、STM、TCP3、TCP12和TT16等基因的启动子区,间接控制AGL15、AGL24、AGL96、MAF、SHP2、LHY、TCP2和TCP23等基因的转录过程;AtSEP3-3可以直接调控AGL15、AGL24、ARF17、CUC2、GI、GRF8、MAF5、SEP3、SHP1、STM和TT16等基因的表达活性,间接控制AGL17、AGL20、AGL42、FT和LHY等基因的转录过程。这些结果说明拟南芥AtSEP3基因的两种剪接本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在拟南芥中组成性表达菘蓝的IiSEP3-2、IiSEP3-3、IiSEP1和IiSEP2都可以引起早花,花器官的发育也出现异常。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35S::IiSEP3-2、35S::IiSEP3-3、35S::IiSEP1和35S::IiSEP2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不仅早花,而且呈现出矮化表型。35S::IiSEP3-2、35S::IiSEP3-3和35S::IiSEP1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莲座叶向上卷曲,而35S::IiSEP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莲座叶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IiSEP3-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萼片、花瓣和雄蕊数目减少,茎生叶和花萼发育为类似心皮的结构。在IiSEP3-3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萼片、花瓣和雄蕊数目减少甚至缺失,花粉不能完全发育,四轮花器官过早萎蔫,整个花呈败育状态。35S::IiSEP1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花在形态上也不正常,花器官会发生同源异型转变。35S::IiSEP2转基因株系的花瓣发育异常,花萼和雄蕊数量减少,花萼转变成类似心皮的结构。采用基于烟草脆裂病毒的VIGS技术沉默菘蓝中的IiSEP3-2和IiSEP3-3剪接本,可以使菘蓝的开花时间推迟,花器官的正常发育过程也被扰乱。与对照组菘蓝植株相比,用TRV-IiSEP3-2和TRV-IiSEP3-3处理后菘蓝植株的营养生长时间明显延长,花瓣和雄蕊数量减少,花药发育异常。此外,用TRV-IiSEP3-3处理后菘蓝的花萼在数量上也会减少,花瓣的形状明显改变。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TRV-IiSEP3-2处理的菘蓝植株中有1861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1035个基因上调,826个基因下调;在TRV-IiSEP3-3处理的菘蓝植株中有206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1289个基因被促进,774个基因被抑制。以上结果说明,IiSEP3基因与开花转变过程有关,它的剪接本被沉默以后菘蓝植株将不能从营养生长阶段正常地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表明,IiSEP3-2与IiSEP1、IiSEP2、IiSEP4、IiSVP、和IiSHP2具有相互作用,但与IiFUL没有相互作用;IiSEP3-3与IiSEP1、IiSEP4和IiSVP能够形成异二聚体,但与IiSEP2、IiSHP2和IiFUL不能形成异二聚体。这些结果说明,IiSEP3-2和IiSEP3-3具有不同的互作蛋白,它们在功能上存在差异。综上可得,拟南芥的AtSEP3-2和AtSEP3-3能够调节不同的下游基因,参与叶片的形态建成和花器官发育过程。菘蓝的IiSEP3-2和IiSEP3-3可以和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开花转变和花器官发育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妇科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逐步被腹腔镜手术取代。近年来,我国妇科专家学者们在微创手术领域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微创手术技术日趋成
<正>一、传球易犯错误1:持球或传球时肘关节外张。产生原因:持球时五指没有自然分开,全手掌触球两侧,两拇指距离过大或呈"一"字,致使两肘强制性外展,肘尖指向身体两侧;肩膀过
尊敬的洛伊特哈德主席和豪森先生,$$尊敬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副元首和夫人,$$尊敬的国际组织负责人,$$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和夫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达沃斯
报纸
目的分析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开展膳食调查和一般情况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膳食模式分析超重与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57名调查对象提取4种膳食模式:
茶叶是一种嗜好性饮品,其品质评价在茶产业和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目前在茶叶的生产销售过程中,以专家评价为主的感官审评方法是检验茶叶品质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存在对环境和
在近代中华民族灭群灭种的危机下,严复从人的精神层面为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方案,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对人精神上的荼毒,传播生物进化论和社会有机论,对国民进行了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时代任务。本文从严复的政治、经济、素质教育方面对其新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严复新民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和对社会主义新时期国民素质建设的启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学术意义,当下对严复新民思想研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对学生和教师对20项中级汉语课堂活动的感知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师生之间的感知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关于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的相关论述,主要论述了对外汉语课堂活动的定义、特点、分类、理论基础以及有效性的界定。第二章论述感知失配的特征,产生失配的根源,感知失配的存在对于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继而论述了“最小化感知失配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哪些积极作用。正
《神曲》是写但丁自己的梦游,他历时地从头到尾地游历地狱、净界、天堂三个不同的空间,它打破了生活原始状态的自然逻辑,创造出一个人、神、鬼在变形中交融的世界。而这一世界是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助力。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所以世界各国把促进经济发展的焦点放在科技的创新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