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格局也在不断改变,以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在世界贸易结构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各国纷纷大力发展本国高技术产业,以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我国也积极发展自身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仍然存在出口结构单一、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加工贸易比重较高等弊端,整体出口竞争力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为基础,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很多发达国家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同时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提升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探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关系为研究问题,以技术创新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为研究思路,以实证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梳理和回顾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再次,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然后分别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知识产区保护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最显著,中西部地区效应依次递减;提高研发投入和劳动力文化程度都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外资进入程度对于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用不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