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休克蛋白22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总体思路近年来,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一直是组织和器官保护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血管内皮细胞(Vascμlar endothelial cells,VEC)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内皮屏障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研究表明,在心脏IRI过程中,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发生时间早于心肌细胞,是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其功能恢复也晚于心肌细胞。因此,保护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在内皮细胞保护研究中,不少学者重视激活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关注焦点之一即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HSPs是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必需,应激(热休克、缺血缺氧等)状态下表达增多的一类保护性蛋白质。热休克蛋白22(Heat shock protein, HSP22)是新近发现一种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研究显示HSP2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具有抗凋亡,抗氧化应激和分子伴侣等生物学功能,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等同于缺血预适应。但HSP22是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具有同样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信号通路情况如何?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以建立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首先观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中HSP2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其次,构建人HSP22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内皮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SP22蛋白的内皮细胞株。在此基础上,观察HSP22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NF-кB信号通路的关系。第1部分缺氧复氧干预对内皮细胞中HSP22基因的影响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2(HSP22)在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规律。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为正常培养组和缺氧/复氧组,缺氧环境在密闭的缺氧盒中经一次性缺氧催化袋(它能吸收O2,产生CO2)产生,复氧置于5%CO2、37℃培养箱内。实验分为两个部分:1.观察正常及缺氧24小时后复氧0、3、6、12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及DNA电泳检测内皮细胞凋亡。2.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P22的表达,明确缺氧/复氧损伤对HSP22基因的表达是否具有影响。结果:1.流式细胞仪及DNA电泳检测凋亡,缺氧24 h(复氧0h)仅少量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但复氧后3、6、12h内皮细胞凋亡逐渐增加, 12h凋亡率达55.03%; 2.RT-PCR及Western blot法,HSP22在正常内皮细胞中无表达,缺氧24 h复氧0h(缺氧24 h)出现表达,复氧3 h与复氧0h比表达进一步表升高(P﹤0.05),复氧6 h达峰值(P﹤0.01),但12 h表达回落。结论:在正常内皮细胞中无HSP22蛋白表达,但缺氧/复氧应激可以诱导内皮细胞中HSP22的表达,HSP22应激表达可能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第2部分:稳定表达人热休克蛋白22基因内皮细胞株的构建目的:构建pEGFP-N1/HSP22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从人MCF-7细胞中扩增HSP22基因,将HSP22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并转化DH5α,获得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G418筛选,获得G418抗性单克隆细胞,用荧光显微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SP2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T-PCR扩增产物, HSP22基因片段长约613 bp,与预期分子量相符,测序结果证实克隆完全正确;其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与热休克蛋白22理论值相符。稳定转染单克隆细胞中,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每个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HSP22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成功获得稳定表达人热休克蛋白22基因的内皮细胞株。第3部分HSP22对缺氧/复氧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HSP22对缺氧/复氧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稳定表达pEGFP-N1空质粒对照组和稳定表达HSP22的pEGFP-N1/HSP22质粒组,缺氧培养24h后,分别复氧0、3、6、12h。应用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染色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Caspase-3、Bcl- 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显示:内皮细胞缺氧24h后不同时间复氧, HSP22过表达组较pEGFP-N1对照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随复氧时间延长,两组中Caspase-3水平升高,高峰见于复氧12h,但pEGFP-N1/HSP22复氧各时间点Caspase-3水平均低于空质粒对照组;(2)缺氧复氧后pEGFP-N1/HSP22组Bcl-2水平显著高于pEGFP-N1组(p<0.05),但两组中Bax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过表达HSP22可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产生显著保护作用,机制与HSP22上调内皮细胞中Bcl- 2水平有关。第4部分HSP22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中NF-кB转导通路的影响目的:探讨HSP22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中NF-кB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三组:未转染组,转染pEGFP-N1空质粒细胞组和pEGFP-N1/HSP22重组质粒细胞组,观察缺氧24小时复氧12小时内皮细胞,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NF-кB的表达;应用核浆分离技术和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NF-кBp65亚基在各组细胞核内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NF-кB信号途径中,кB抑制因子-α(IкB-α)的降解以及IкB激酶IKKa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HSP22在NF-кB激活通路里IкB-α和IKKa蛋白的关系。以HSP22抗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SP22与IкB-α和IKKa蛋白的结合水平。结果:EMSA分析法显示,pEGFP-N1/HSP22组核内NF-кB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EGFP-N1组(P﹤0.05),应用核浆分离技术和Western blot分析各组NF-кB p65水平与EMSA结果一致。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IкB-α、IKK-α,可见pEGFP-N1/HSP22组IкB-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KK-α表达水平低于Control组和pEGFP-N1组(P<0.05)。应用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SP22与IкB-α和IKKa蛋白结合水平,可见HSP22与IKK-α抗体共免疫沉淀,在pEGFP-N1/HSP22组出现特异性条带,提示HSP22抑制NF-кB激活可能是通过它与IKK-α相互作用。结论:在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中,HSP22可能通过影响IKK-α水平,升高细胞内IкB-α水平,抑制NF-кB的表达而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通过模拟降雨,对泥土和堆肥细料两种覆盖材料厚度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老港场的覆盖材料可用土和堆肥细料,只要覆盖层表面构筑成一定的坡度并压实,日覆盖的厚度可在20cm左右,中间覆盖可在
背景:肥大心脏最终将发展为心力衰竭,而后者又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尽管已有多种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涉及到心肌肥大
第一部分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人群外周血ghrelin水平变化及意义背景Ghrelin与其受体结合后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已知ghrelin受体mRNA在心血管组织分布广泛,已有的研究显示ghr
研究背景和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受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已证实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
第一部分代谢综合征在农村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及不同工作定义的比较目的比较最新3个不同代谢综合征定义,包括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NCEP)定义,美国心脏协会/心肺血
21世纪全球进入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1999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