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标准化战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批学者的关注。以技术专利为基础的产业标准,已经成为控制市场、改变利润结构的重要动力。一方面标准对科技的转化作用增强,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增多,技术标准正在成为许多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那么,在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治理中,分析标准对产业价值链的作用机制,进而指导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理论推导结合案例实证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首先,从标准形成机制和标准效应两方面,对标准及标准化进程的理论问题做简要论述。其中,对标准效应的分析,着重从技术标准对所属企业或集团的知识产权保护效应,标准诞生后的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以及主流标准对特定行业所造成的技术锁定效应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次,从产业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和治理模式出发,从共性的角度深入分析标准对产业价值链的影响及作用。标准推行使产业价值链的整个系统,加速分隔成知识模块和产品模块,各个模块通过标准化界面相互沟通和交接。这便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产业链原有生产区段的增加,即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其二,产业链内部交易成本的降低,即产业链成本面的“下沉”。然后,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博弈理论,通过对比无标准约束下的产业价值链,得出无论是生产者驱动产业链中的上游厂商,还是购买者驱动产业链中的下游厂商,都是通过标准操控模块化产品的价格,进而控制整条产业价值链的走向,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获取最优的价值分配。而且,厂商对标准的控制力愈强,其能够获取的价值愈多。此外,选取两种动力模式产业链中的典型行业,液晶电视产业和玩具产业进行案例剖析,验证了以上的理论分析。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标准化战略实施,提出战略定位和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截至2006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利润达570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理财市场的规模将增长
教师要在“意外”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进步,所开展的活动才能“意外”而有序,更能从“意外”中寻找到教学的真谛。 Teachers should find problems, th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