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不断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2014年北京APEC期间,就有媒体把这个会议称为“万邦来朝”。在这种环境下,“中日关系”的话题也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自2012年日本政府“购岛”风波以来,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在两国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在各个方面蒙上了阴影。因此,在媒体和公众眼中的中日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成为本文关心的话题。 本文借助语料库和文本处理工具,选取从2012年初到2014年末三年时间内中、日、美三国大报的社论语篇作为研究语料,并提取与中日紧密相关的段落建立三个子库。从批评话语分析(CDA)的视角,利用WordSmith5分别提取:独有、两库互有和三库共有的关键词。以所提取的关键词为基础对“中日关系”语篇进行分析,进而通过语言了解不同媒体的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发掘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此同时,对媒体话语的研究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形象,通过语言去了解社会、了解历史。 通过研究发现,中日关系话语大多与领土争议有关:中国媒体立场明确,理据充分,尊重历史,并对日本持否定态度;而日本媒体在两国关系中一方面希望化解矛盾,增进关系,寻求经济合作,而另一方面否定中国。但是,日本媒体的语气较弱,缺乏实质立场。而作为中日关系第三方的美国,其媒体语篇很少表明实质立场,但却实际介入并否定中国。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中日关系”社论进行分析,旨在从语言上发现不同国家的立场,从社会意义上揭示意识形态,以及二者的关系。此外,本文也使读者增强批判意识,更加客观地认识“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