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初步分析冬夏两季时令外邪与空气微生物、上呼吸道微生态及粘膜免疫分子SIgA之间的相关性;2.通过二者对比研究,从微观层面部分揭示冬夏两季时令外邪的致病特点和发病机理;3.对冬、夏两季的上呼吸道感染进行研究,分析上呼吸道菌群和粘膜免疫分子SIgA的变化,探索不同季节环境因素与证型的相关性:4.研究结果将纳入大课题“从微生态平衡研究生物因子‘外邪的致病性”的整体研究中,为其提供具体研究样本及资料。
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六淫”致病学说的古代与现代文献进行研究并形成综述;2.空气微生物状况检测:以昆明市巴士家园和尚义街作为检测区域,在夏季(5月5号~8月6号)和冬季(11月7号~2月3号)采用空气沉降法,对该区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研究所需的气象数据由云南省气象局提供;3.上呼吸道微生态及粘膜免疫分子SIgA状况检测:在巴士家园社区门诊和尚义街门诊选取冬夏两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上呼吸道微生态及免疫指标的检测,并设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4.将冬、夏两季的研究结果,进行空气微生物状况、上呼吸道微生态和粘膜免疫分子SIgA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1.冬季空气中菌群含量比夏季空气菌群含量显著增高,说明空气中的微生物状况受温度、风力、日照、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检测出空气菌群中有一定数量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条件致病菌;
2.冬季空气中菌群多样性比夏季空气菌群多样性显著增高。
3.夏季正常组与夏季疾病组菌群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比较,夏季正常组菌群多样性显著增高(P<0.05)。夏季疾病组菌群密集度显著增高(P<0.05)。冬季正常组与冬季疾病组菌群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比较,冬季正常组菌群多样性显著增高(P<0.05).冬季疾病组菌群密集度显著增高(P<0.05)。冬夏季疾病组相比较,冬季疾病组上呼吸道的菌群总密集度显著增高(P<0.05),夏季疾病组菌群多样性显著增高(P<0.05).冬夏季正常组相比较,菌群总密集度和茵群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1)。冬季疾病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冬季疾病组需氧菌菌群密集度和厌氧菌菌群密集度均显著增加(P<0.05)。夏季疾病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夏季疾病组需氧菌菌群密集度和厌氧菌菌群密集度均显著增加(P<0.05)。冬季疾病组与夏季疾病组相比较,冬季疾病组需氧菌菌群密集度和厌氧菌菌群密集度均显著增加(P<0.05).冬季正常组与夏季正常组相比较,需氧菌菌群密集度和厌氧菌菌群密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4.冬季疾病组与冬季正常组比较,冬季疾病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sigA显著增高(P<0.05)。夏季疾病组与夏季正常组比较,夏季疾病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SIgA显著增高(P<0.05)。夏季疾病组SIgA含量与冬季疾病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正常组之间上呼吸道菌群SIg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冬夏两季时令外邪的致病性与空气微生物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受最大风速、日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的影响.空气微生物的菌量和菌群种类因气候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地变化,从而表现为不同的致病特点,可影响人体上呼吸道微生态。
2.研究表明,外感病发病与否除受时令外邪的影响外,还与人体上呼吸道微生态的平衡状态及粘膜免疫应答状况密切相关;冬夏两季急性上感患者口咽部微生态在茵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及粘膜免疫分子SlgA方面均有不同。
3.上呼吸道菌群平衡发生变化时,其局部粘膜免疫分子SlgA也发生相应变化。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夏季疾病组的SIgA显著增高,这对上呼吸道的防御及菌群平衡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属于中医“正气”范畴,在外邪入侵后能奋起抗邪。
4.上呼吸道菌群的多样性、密集度、优势菌和粘膜SIgA含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和不同证型实质研究的参考指标,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