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玫瑰菌的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Cx的纯化和功能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氧化还原蛋白,参与光合和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与众多复合物共同组成电子传递网络。在许多的光合细菌的光合链中,细胞色素c通常负责完成膜周质侧的电子传递。本课题以嗜热光合细菌中的光合玫瑰菌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光合玫瑰菌的光合电子传递链缺乏通常普遍存在的可溶性c型细胞色素来完成膜周质侧的循环电子转移途径。而在本研究中,实验前期从光合玫瑰菌中直接提取、纯化得到了一个还原状态的细胞色素c,命名为RfxCx。它是光合玫瑰菌中首次发现的可溶性电子载体细胞色素c。通过光谱和酶活实验,我们测定了RfxCx的氧化还原活性,证明它能接受来自替代复合物ACIII氧化甲基萘醌-4(MK-4)所释放的电子,表明RfxCx是Rfx ACIII的一种新型电子受体。同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获得了具有活性的细胞色素Cx。圆二色谱的分析表明异源表达和天然提取的Cx在二级结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进一步对异源表达的Cx进行晶体生长筛选实验,以期获得可解析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单晶,为深入研究其结构和电子传递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GRACE评分联合TNI峰值与AMI患者PCI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明确GRACE评分与TNI峰值对AMI患者心功能早期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92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根据各病例入院时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分别根据GRACE评分的高低程度将病例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三组;根据各病例住院期间TNI峰值的高低程度分为ABC三组。监测2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
【目的】本实验从临床组织水平及细胞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线粒体环状RNA(circ RNA)进行分析,探究线粒体circ RNA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分布表达状况。同时用高糖干预子宫内膜癌细胞以模拟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病人模型,进一步分析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线粒体circ RNA的表达情况。以便更好的探究子宫内膜癌发生机理,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作出指导,进而实现对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靶
寻找和研究新奇的物态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的核心方向之一,拓扑物态自出现起就激发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近年来高阶拓扑物态概念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拓扑物态的发展。相比于拓扑物态,高阶拓扑物态的“高阶”体现在其“体边对应”上,体边对应是拓扑物态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如果一个系统的体性质是拓扑非平庸的,则相应地它的边界上就会存在稳定的无能隙的边界态。这些边界态支持无耗散的输运,在制造无耗散的电子器件方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