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收获的谷物需要通过干燥处理使之下降到安全水分以下,以便将谷物进行长期储存。本文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干燥过程中小麦的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特性,获得小麦中水分的束缚形态及对应的T2。确定干燥过程中小麦的各束缚形态水分随干燥过程、干燥条件的变化规律,测试小麦内部各束缚形态水分的迁移特性,分析干燥过程中各束缚形态水分的变化特性对水分扩散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适宜小麦的干燥方法。将水分脱离小麦的干燥行为分为化学结合水向可直接蒸发汽化水EW的转化行为和EW的扩散行为,并研究由扩散作用主导的小麦EW干燥特性。引入干燥过程中小麦中化学结合水向EW迁移对EW扩散系数的影响,论证变温干燥的可行性。将小麦中水分干燥活化能Ea分为化学结合水转化活化能Ea-c和小麦自身EW的干燥活化能Ea-EW*,并计算小麦的转化活化能Ea-c和干燥活化能Ea-EW*,获得Ea、Ea-EW*、Ea-c和生物质初始含湿量M0、目标含湿量Mp的关系。采用变温的交变通风方式,研究交变流切换时间配比,缓苏段温度、风速配比和缓苏时间以及整个过程中风速等因素对小麦厚层固定床干燥特性的影响,获得有利于厚层固定床谷物干燥均匀性及经济性的最佳干燥工艺。结合文献与本研究中的干燥参数,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对比了固定床、交变流固定床、变温交变流固定床、喷动床和流化床的能耗和设备单位面积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