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T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与农民增收解读——以丽江拉市海安中村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当前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中主要出现了由外来者主导和由本地社会主导的分别趋向外生和内生的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内生式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其对社区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的重视,本文以云南拉市海安中村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ANT)研究手法,着重探讨乡村旅游案例景区内生式的具体发展特点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这种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今后相似的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农民增收与内生式发展相关理论进行理论综述,梳理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内生式发展理论起源、内涵以及内生式发展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应用。  第二,在实地调研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笔者以安中乡村旅游地为对象开始个案研究,通过内生和外生因素的比较作出该地属于内生发展的判断,并构建了反映安中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行动者网络图。  第三,通过对行动者网络中网络运作和社会重构的观察,笔者分析了在社会重构同时也是走向内生式发展的过程中地方内外联结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教材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呈现方式等的变化,在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案例阐释教材改革理念。  关键词:新课改 新体系 案例 教学设计 理解掌握并学会应用  数学教育中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掌握数学方法,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
作者伍绮诗是美籍华裔作家,出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2014年,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矛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