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贻典诗学观与诗歌创作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贻典(1617—1686)作为明末清初的一名遗民诗人,是前期虞山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时,陆贻典也是虞山著名藏书家之一,他善于校雠,精通诗学。曾重校《唐诗鼓吹笺注》,广泛搜罗《唐诗鼓吹》的版本并比对校注,订正廖文炳《注唐诗鼓吹》讹误众多,可见其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诗学素养极高。爬梳学界当下对陆贻典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多将其置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与“遗民”身份的群体之中予以观照,充分肯定了陆贻典诗歌的史料价值,并提出应对其文学创作给予充分重视与研究的建议。笔者认为,陆贻典在诗歌创作上确实有一定的成就,除了其中反映出的史料价值外,仍有诗歌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接受研究价值,应当将其置于虞山派整体之中、遗民群体之中、诗歌研究史之中,予以多维度的研究观照。陆贻典一生著述不多,但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文献学方面,他重校《唐诗鼓吹笺注》,订正前人注解中的许多讹误,也曾为虞山诗人冯班、释道源等人编辑身后诗集,这些注诗经历都为他的诗学眼界提供了养分。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曾先后作成《百艳集》、《青归集》、《吹剑集》、《渐于集》,分别体现出他人生不同阶段的所思所感,过世后被友人张文镔之子张道淙编辑付梓,合成《觌庵诗钞》六卷,流传于世。在诗歌创作上,其诗主题鲜明、风格多样,思想上本于风骚之义,内容上博古通今。既有宏大开阔、富含哲思的浪漫主义,又有根植于世道人情的写实主义,典型地体现出“文化诗学”的特征。在诗学观上,陆贻典继承了钱谦益论诗“法与情不可缺一”的思想,既强调诗歌的实质,又重视表现技巧。同时,陆贻典的诗学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在看待前朝历代诗歌的态度问题上,他对待唐诗与宋元明诗歌的区别态度并不那么尖锐,这一点在当时“诗必盛唐”复古观念主导下的清初诗坛,显得格外兼容并包、宽容温厚。这种开放的心态与开阔的视野是其内质思想的折射,反映在具体诗作中则另有一番开阔宏大的精神面貌。
其他文献
文思泉涌是一种极佳的写作状态,它是写作者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人文素质等主体潜能的有效激发。故此,考生要想“逸于作文”必先“劳于读书”,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而且最好与写作相互渗透。有字之书,要读杂文、时文、微型小说、哲理散文等短篇,每读一篇或者一页文章,都要从中看出作者的思考。无字之书,要读生活,有细节,有感悟;要读自然,有观察、有思考;要读社会,有分析、有总结。如此读书日积
做好县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而保质保量地为人们提供实时报道。因此,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编工作的探讨,以期提供促进县区电视新闻发展的意
2009年7月1日,“2009年阿特拉斯·科普柯无油空气部新产品发布会”在无锡千禧大酒店隆重召开。其间,阿特拉斯·科普柯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了GA喷油螺杆压缩机、ZS低压无
通过对目前氧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中输送介质用浆液泵的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潜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提出了避免事故产生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越南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从1986年进行“革新开放”的经济改革,越南经、政治社会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关系作为一个支撑经济改变稳定顺利进行的重要子系统。2007
一 引言当下 ,前人的思想总是被“我们这些学人”、“哲学工匠”们 (尼采语 )一再地打磨成不言而喻的事情 ,凝结成丧失了任何可争议性和尖锐性的体系。思想家“生而自由 ,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