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参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道难治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现有的西医治疗方案因疗效的限制、药物的毒副反应和缺乏综合的治疗作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但病名不一,证型繁杂,用药差异较大,不易临床掌握。因此,统一中医病名,相对固定治疗方案,可以执简驭繁,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征象与中医痈疡相似的特点,我们认为本病属“内痈”,可命名为“肠疡”,提出“从痈论治”的观点,活动期运用中药清热化湿、消痈生肌之剂—参柏灌肠方治疗。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95%在直肠及左半结肠,且病灶呈连续性分布,所以采用灌肠方式给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为探讨参柏灌肠方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微血管病变的作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同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首次尝试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参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微血管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与环节。方法:临床试验方法:收集4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参柏灌肠方灌肠治疗)和对照组(SASP灌肠治疗)两组,各为2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试验组9例、对照组6例行治疗前后肠镜检查,比较肠镜、病理及肠黏膜微血管病变治疗前后的变化。动物实验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其余三组均建立DSS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实验组以参柏灌肠方灌肠二周,西药对照组以SASP灌肠二周,模型组造模后不施加处理,二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肠黏膜微血管变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的VEGF、PDGF值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组22例患者,经中药参柏灌肠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9例患者肠镜痊愈率22.2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0,总有效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9例患者治疗后组织学分级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9例患者治疗后微血管病变明显好转(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肠黏膜微血管病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VEGF、PDGF值明显升高,实验组VEGF、PDGF值明显下降,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从痈论治”观点制定的中药参柏灌肠方,能够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修复及溃疡愈合,能改善肠黏膜微血管病变。DSS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结肠黏膜的VEGF、PDGF表达增加,二者是溃疡性结肠炎微血管病变较特异的指标。中药参柏灌肠方可以下调结肠黏膜中VEGF、PD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微血管病变的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建筑与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要素。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它反映出了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在很多城市中,建筑设计风格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观察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在高龄卵巢囊肿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10~2018-11我院高龄卵巢囊肿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
本文拟选作为全国内河水运"领头羊"的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河航运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运力供给方制定正确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以诸暨漂染厂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混凝沉淀-超声波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退浆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经2年多运行表明:CODCr的去除率达94/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