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社会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s, MSNs)是由人们所携带的移动设备所组成的网络,与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中的节点不存在稳定的端到端的连接,采用存储-携带-转发(Store Carry Forward, SCF)信息传输模式实现端到端的有效数据传输,节点表现出社会性,并且具有社区的特性。现如今,对移动社会网络的路由算法的研究成为了科研工作人员关注的热点,然而大部分路由算法都没有考虑到人类的实际移动特点和社会关系对路由机制的影响,也没有把节点的能耗均衡问题考虑进去。事实上,移动社会网络中节点的移动和数据传输大部分都靠电池供电,因此对于节点的能量均衡研究是很必要的,它对移动社会网络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基于社区的基础上对节点的消息传输路由策略和移动节点负载均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社区的消息传输路由策略CBMTR,使用社区划分技术将一个MSNs动态自适应地划分为若干个移动社区,把消息传输划分为社区内和社区之间的消息传输。在社区内根据相遇节点之间的社会性概率效用值来决定是否将消息转发出去,使得消息一直往节点社会性高和与目的节点相遇概率高的方向移动,消息更容易转发出去。社区之间的转发策略主要是根据每个社区节点的社会度大小来进行消息转发。在基于社区的消息传输策略的基础上,以实现移动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社区的能量感知路由算法CBEAR。在衡量了节点的能耗速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节点的社会性概率效用值和节点的剩余能量,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定义了一个功效函数,并通过节点之间的剩余能量来确定消息转发时分配的副本数量,让剩余能量比较充足的节点获得更多的消息转发任务,使消息一直往功效值大的节点的方向传输,可以更快的到达目的节点,避免了网络负荷过重、节点的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实现了移动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最后,利用ONE仿真模拟器将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与经典的路由算法Epidemic、Prophet和Spray and Wait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具有更高的消息传输成功率和较低的平均传输延迟,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节点间的负载均衡,达到较好的延迟与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