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离婚冷静期制度的构建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对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完善,切实妥善的解决冲动型离婚纠纷,衡平离婚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益探索。本论文以“社会转型背景下离婚冷静期制度的构建研究”为题,运用法社会学、法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在我国构建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社会原因、法理基础、构建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制度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总结,汲取有益经验,最后对我国构建离婚冷静期制度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本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讲述问题的提出,介绍离婚冷静期制度在我国构建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及婚姻状况,论证选题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离婚冷静期制度进行概述,介绍其概念以及域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还梳理了离婚冷静期制度在我国从开始提出到法院实践探索的整个历程。该部分主要是制度现状的描述,为之后的具体探究做简单铺垫。第二章主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说明我国目前冲动离婚现象严重,负面效应较大,并且法律实践中对离婚纠纷的解决趋于常规化,现有的婚姻制度无法起到防止冲动离婚的作用,较为清晰的阐述了在我国构建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社会原因。第三章主要通过对离婚冷静期制度与“婚姻自由原则”、“家庭本位理念”、“社会本位理念”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论证该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同时也对外界关于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否违背婚姻自由原则的质疑做出回应。第四章通过对韩国、澳大利亚两个域外国家实施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背景及具体措施的分析,从中汲取经验。通过对我国已经试水实践的两个法院的分析介绍,从中认真总结学习,为未来的制度构建提供可靠的参考样本。第五章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准则、实施程序、配套措施三个部分,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进行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路径构建。结论部分对选题研究进行总结,在社会转型、婚姻家庭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构建离婚冷静期制度,切实妥善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防止冲动离婚,以维护家庭的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2008年,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此次次贷危机是由长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升、贷款规模迅速扩张、进而引起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不断集聚,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崩溃,如股市或债市暴跌。所以美国学者纷纷针对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革新,数字产业逐渐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打造新一代智能高效的数字技术产业体系。浙江历来重视数字产业发展,将实施“百千万”发展计划,着力建设数百个创新型网络平台,开发千亿级产业项目,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力争把数字产业打造成可以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万亿级产业。为对数字产业进行统计分析,许多学者和机构尝试各种方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加快培育和激发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的高投入、长周期及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有赖于金融体系提供资金支持。数字金融作为新型金融服务方式,能否发挥特征优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是本文探讨的话题核心。首先,本文从企业创新、数字金融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以及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四个角度进行文献综述。其次,以熊彼特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194
目前来看,我国的许多企业虽然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倡导风险导向理念,但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与企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促进企业目标实现。还有部分企业,由于业务对象选择不当、人员胜任能力不足,审计效果缺乏保障、审计效率难以提高。这些都与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发挥增值效益的要求仍相去甚远,使得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优化任务迫在眉睫。与以往将内部审计演进方
近些年我国经济总量在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过度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资源利用粗放、环境污染严重和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等。事实上,经济增长表现在两个方面,既有数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要求。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对改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梳理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阐述
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逐渐降低,而我国汇率、利率改革尚未全面完成,宏观经济调控难度日渐提升,这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和货币经济学理论,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是为了让宏观经济调控更好的适应金融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调控的“比较优势”与动态变化对厘清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转型进程与稳步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功效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2000年至2019年末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做为重要直接融资渠道的债券市场稳步扩张、蓬勃发展,在满足实体经济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为债券市场中最具活力的信用债,自2005年发行首支纯自身信用担保的短融债开始,发展至今已逾十五年,其规模也自2004年末的约2000亿迅速扩张至2019年末的32.89万亿。在信用债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信用中枢逐步下移,违约事件逐年增多,信用
波动率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可用来衡量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并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同时为市场参与者与决策者分析预测未来市场走势提供参考依据。2016年11月28日,中证指数公司开始正式发布的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简称为中国波指或IVIX指数),又被市场称作是“中国版恐慌指数”。由此可见选用合适地估计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我国股市的波动率,对于有效识别和管理市场风险有着重大意义。鉴于前人的分
目前,世界各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机制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体系包括成立担保机构、出台政策支持、完善资金来源、控制风险等方面。由于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并不能够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因此,各国实践均引入政府干预,以提高担保体系的运行效果。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宏观层面研究政府介入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通过构建政府介入融资担保体系的实证模型,选取相关数据指标,对中国政府介入中小企
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最早被规定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里,然而因为其内容规定较为宽泛,所以导致法官往往无法准确把握该原则的适用条件,出现因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等概念混用以致产生“同案不同判”等有损司法公信力的情形。基于此,笔者以为应该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的现实,借鉴相关学理研究成果以及域内外立法经验,对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要件上的实证分析,从而为我国的司法裁判活动指出对该制度适用需要关注的识别标准与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