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指以高聚物为基体,与纳米粒子进行复合而得到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材料。应用大分子表面处理剂是改善聚合物基体和纳米颗粒间的相容性、促进纳米颗粒有效分散、制备高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表面处理剂—低分子量氯磺化聚乙烯(low-molecular-mass CSM),并将其用于纳米氮化硅(nano-Si3N4)表面改性和制备纳米氮化硅/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nano-Si3N4/CSM),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采用力化学反应的方法塑解氯磺化聚乙烯生胶(CSM)制备LMCSM。分别探讨了时间、塑解剂用量、温度对塑解结果的影响。粘度测试结果表明塑解剂的用量和时间影响较大,温度影响较小。接着设计正交实验,探讨最佳的塑解条件,并通过气相渗透法(VPO)、门尼粘度等手段对塑解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下,投加0.3份塑解剂SJ-103,塑炼10min,效果较好,VPO法测得LMCSM的数均分子量为8940,门尼粘度也达到最小值9.43.  2.应用塑解制备的LMCSM作为大分子表面处理剂对纳米Si3N4粉体进行包覆处理。索氏提取后的FTIR表明了大分子表面处理剂和纳米粒子的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TEM表明处理后的Si3N4粉体在三氯甲烷中分散良好。通过纳米粒度测定与沉降实验优化了改性条件。接触角及表面能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3N4亲水性降低、亲油性增加、表面自由能从319.04J/M2降到66.89 J/M2.TGA表明LMCSM对纳米Si3N4粉体的改性主要为化学改性,并且LMCSM的用量为8%时,其化学利用率为55%,物理利用率为27%;  3.用大分子表面处理剂LMCSM改性后的纳米Si3N4粉体填充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制备nano-Si3N4/CSM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压缩永久形变;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各种性能均有一定的提高,且当纳米Si3N4的用量为2.0份时,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其他文献
某些特定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经非线性过程作用后形成了各类时间和空间有序的结构,从而产生了化学振荡、化学混沌、化学波和斑图等非线性化学现象。非线性现象在我们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是一个蛋白水解酶家族,可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
近年来,聚合物胶束用于药物载体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和热点之一。其特点是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目前,大多数
表面等离激元材料因其在外界光场的激发下所表现出的特有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SPR)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催化、成像、检测、生物等领域。作为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等离激元纳米材料,金纳米棒(GNRs)具有响应波长在550 nm-1550 nm之间可调、生物相容性良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金纳米棒能够增强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但目前多为无机半导体用于光催化,吸收大多位于紫外区,对可见光的
学位
团簇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微观聚集体。而Au作为第六周期,第一副族的元素,外层电子为5d106s1,组成团簇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学,光学等领域。1960年代之后,计算机的发展非